Chinese Medicine:多組學與機器學習揭示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的“基因-蛋白-代謝物”網絡
研究深刻揭示了氣虛血瘀證在現代醫學分子水平上的體現,推動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精準醫學的有效融合。
MedSci原創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 - 2025-07-21
BMJ Medicine:孕中期宮頸長度是雙胎自然早產的獨立預測指標,線性關聯挑戰傳統閾值
首次系統且嚴謹地揭示了孕中期宮頸長度與無癥狀雙胎自然早產風險的連續線性關聯,打破了以往基于固定宮頸長度閾值的傳統風險分層范式。
MedSci原創 - 宮頸長度,雙胎自然早產 - 2025-07-21
斑禿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2024版)
本共識是在近幾年國內外AA的診療指南及研究進展基礎上制定,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重點增加了Janus激酶(JAK)抑制劑、中醫中藥、針灸及微針治療內容,為AA的規范化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 斑禿 - 2025-07-21
“暴力”減肥后體重反彈之謎被破解?Nature連發兩篇:胖過一次,身體就會“銘記”;且減肥后促炎巨噬細胞持續潛伏,引爆體重反彈
減肥大業任重道遠
MedSci原創 - 脂肪細胞,組蛋白修飾,促炎巨噬細胞 - 2025-07-21
PannaWire介入引導導絲與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聯合應用:純超聲引導下治療合并膨出瘤的PFO一例
33 歲女性因偏頭痛加重就診,確診卵圓孔未閉合并房間隔膨出瘤,經可降解封堵器封堵后癥狀緩解,手術安全有效。
DrKing道金醫學 - 卵圓孔未閉,房間隔膨出瘤 - 2025-07-21
Nature Medicine:癌癥診斷的“獨行俠”:RNA測序如何憑一己之力改寫游戲規則
研究表明靶向 RNA 測序可作為癌癥分子診斷的 “獨行俠”,能高效檢測基因融合、突變等,指導治療,簡化流程,適配臨床樣本。
生物探索 - 癌癥診斷,靶向RNA測序 - 2025-07-21
Science:征服“不可成藥”靶點:AI為蛋白質世界的“幽靈”量身打造分子枷鎖
研究利用 AI 設計 “分子手套” 蛋白,可精準結合本質無序蛋白質區域,親和力高、特異性強,為疾病治療與研究開辟新路徑。
生物探索 - 靶向治療,本質無序蛋白質 - 2025-07-21
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可用免疫調節劑全面梳理
免疫調節劑是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可以用于治療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亂所引起的疾病,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藥物。
MedSci原創 - 呼吸道感染,免疫調節劑 - 2025-07-21
JAMA Netw Open:糖尿病與肥胖患者中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對神經退行性疾病及中風風險的影響
Semaglutide及Tirzepatide在減緩認知衰退及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方面的強有力循證支持,拓展了這類藥物傳統的抗糖尿病和心血管保護適應癥。
MedSci原創 - 糖尿病,肥胖,中風,神經退行性疾病,semaglutide,tirzepatide - 2025-07-20
Nature:病毒也怕“內耗”?研究揭秘噬菌體的“護娃”新策略:反克洛諾斯效應
噬菌體通過表達 Zip 蛋白等機制封鎖細菌受體,避免后代重感染同類宿主(反克洛諾斯效應),依賴宿主群體感應調控,是廣泛存在的生存策略。
生物探索 - 噬菌體,反克洛諾斯效應 - 2025-07-20
病例分享:這樣的磨玻璃結節雖小,但風險并不小,是需要相對積極些手術的!
60 歲男性發現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隨訪無好轉,因細毛刺征等提示惡性,術后確診浸潤性腺癌,強調形態特征比大小更關鍵。
葉建明說結節 - 浸潤性腺癌,肺磨玻璃結節 - 2025-07-20
睡覺該留盞燈嗎?多項研究:夜間開燈睡覺,心臟病風險飆升56%;胰島素抵抗漲15%
研究表明,夜間暴露于強光會顯著增加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最高風險增幅竟達56%!
MedSci原創 - 心臟病,胰島素抵抗,燈光 - 2025-07-19
【論著】單側頸內動脈顱外段中-重度狹窄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列線圖模型構建
本研究擬結合頸動脈斑塊特征?腦血流動力學參數?非傳統脂質代謝指標分析頸動脈狹窄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個體化診治提供一定依據?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缺血性卒中,單側頸內動脈顱外段中-重度狹窄 - 2025-07-19
【綜述】|工智能在胃癌診療和患者預后預測中的應用現狀及未來展望
本文將重點綜述DL在胃癌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后預測中的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癌癥雜志 - 胃癌,人工智能 - 2025-07-1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