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这样的磨玻璃结节虽小,但风险并不小,是需要相对积极些手术的!
昨天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上海
60 岁男性发现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随访无好转,因细毛刺征等提示恶性,术后确诊浸润性腺癌,强调形态特征比大小更关键。
前言:查出肺结节,许多结友都紧盯着报告单上的大小到底是几毫米,有一点点变化就紧张的不得了,怕转移,怕错失最好的干预时机。其实我自己看影像与开刀这么多年,并专注于肺小结节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手术,却基本上从来不去测量具体的大小或CT值。因为看病诊断是综合的判断,要整合大小、形态、密度、随访情况以及位置、是否多发等不同的信息,评估并权衡随访抑或干预的利弊得失,尽量做出有利于结友的判断。而纠结于大小与密度等的细微差别并不至于影响临床决策,而一眼看去就明显不同的也不必定要量化成数值来判断。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你是省外的一位结友,病灶其实并不大,但我坚持认为该及时手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像特征,值得我们警惕,当然不是大小或CT值的具体数据。
病史信息:
主 诉:发现左侧肺部阴影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余前于当地医院体检,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基地后段结节”,大小约16*9mm,患者无明显症状,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痛骨痛等不适,当地医院建议复查。 2025.01.08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基地后段实性结节,大小约12*9mm。3个月后患者再次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结节大小性质同前。患者现无明显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拟“左侧肺部阴影”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胃纳可,睡眠安,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影像展示与分析:
左上叶有一微小结节,密度不太纯,轮廓不太清,瘤肺边界欠清晰,少许慢性炎或伴肺泡上皮增生均可能,近期风险低,考虑先随访。
左下叶基底段结节出现,磨玻璃密度,表面不光滑,有细毛刺征或小的棘突。
有微小血管走向病灶,磨玻璃成分为主,但表面边缘不滑,细毛刺明显。
上图显得有少许偏实性成分,同时仍延续表面不平与细毛刺的特征。
中间似有略偏低密度的点状,整体感觉瘤肺边界欠清。
混合密度,边缘毛糙,瘤肺边界欠清,表面细毛刺。
密度不均,表面不平不光滑。
边缘些的地方轮廓稍显糊。
边缘区域磨玻璃为主,也是表面不光滑有细毛刺样的征象。
临床考虑:
此灶几乎所有的层面都显示出了病灶边缘的不光滑与细毛刺征,相对明显的层面则有偏实性成分,似乎有的层面轮廓与瘤肺边界稍不清,似炎症。但此灶一是随访无好转,二是细毛刺征太明显。是要考虑恶性的,而且这种有细毛刺征的,锐利伸向周围正常肺组织去的,说明有侵袭性,真的是肺癌,不太会是贴壁生型的原位癌,至少是微浸润性腺癌,更可能是浸润性腺癌的。当然由于整体仍小,风险不至于说很高,转移的概率是低的。所以我的想法是建议他单孔胸腔镜下左下叶部分切除,保证切缘阴性,并淋巴结采样一下。左上病灶由于又小又不典型,可以先考虑随访,真的过了多少年万一有进展,也像恶性,到时候再来考虑干预处理的事。
最后结果:
结友听从我的分析,并在充分沟通基础上,自主选择胸腔镜下左下叶部分切除加淋巴结采样,不考虑肺叶切除。
剖面比较厉害,感觉比影像上要严重点,这样致密的怕会不会是中低分化肺癌。
最后病理提示浸润性腺癌,贴壁型90%,腺泡型10%。这感觉好于肉眼观察标本判断的程度。
感悟:
肺磨玻璃结节性质的判断与严重程度的判断,大小真的并不是最重要,不必纠结于大小几毫米的数值。真正影响预后的是我一直强高的“单次看影像、随访看对比”。而单次影像中需要着重关注病灶的密度纯不纯,有无实性成分;边缘光不光,有无细毛刺;周围结构有没有影响,比如血管弯征、胸膜牵拉等影像特征。在同等密度与形态下,边缘细毛刺则说明肿瘤的侵袭性,说明有向周围侵犯的可能性,这种样子的风险是要增加的。而边缘毛刺征导致的瘤肺边界欠清,与我们讲的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是恶性其实也不是矛盾的,反映的病灶的生物学特征。当然炎性的边缘模糊则有移行的过程,毛刺的边缘不清是细毛刺锐利的,细节上不一样。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浸润性腺癌# #肺磨玻璃结节#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