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本專家組基于國內外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化療相關腹瀉的定義、發(fā)病機制、分類、評估、診斷、干預和預防進行充分的評估與討論,最終形成《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2025年歐洲肺癌大會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進展解讀
本文通過整合多項核心關鍵研究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析了新輔助治療在圍術期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靶向治療聯(lián)合方案的潛力以及耐藥性管理的挑戰(zhàn),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方向。
JCR:利用納米技術局部遞送化療藥物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
WERI-Rb-1細胞膜包覆的納米顆粒為眼內腫瘤治療提供了一種高效且安全的新策略。本研究也推動了仿生藥物遞送系統(tǒng)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發(fā)展。
Nat Med:北京大學魯智豪研究發(fā)現(xiàn)BL-B01D1治療轉移性食管鱗癌療效顯著且安全可控
該研究展示了 BL-B01D1 在 82 例既往接受過 ESCC 治療的患者中進行的 I 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shù)據(jù)。
J Thorac Oncol:亞洲早發(fā)肺腺癌遺傳風險基因全景解析——TP53、BRCA2及ALKBH2變異的新發(fā)現(xiàn)
本研究系統(tǒng)揭示了亞洲早發(fā)肺腺癌患者群體中,生殖系致病變異的頻率和分布特點,強調了TP53和BRCA2的關鍵作用。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學GPT”顛覆肺癌診斷,讓三周等待縮短為44分鐘?
EAGLE 模型可快速從肺腺癌病理切片中檢測 EGFR 突變,泛化能力強,優(yōu)化診斷流程,減少檢測需求,具臨床轉化價值。
典型病例 || 中年女性,足底結節(jié)腫物?
34 歲女性足底出現(xiàn)良性結節(jié),診斷為小汗腺汗管纖維腺瘤,其臨床、大體及組織學特征典型,需與汗孔癌等鑒別,手術切除預后佳。
Chinese Medicine:靈芝孢子油通過增強 FcγR 介導的巨噬細胞吞噬作用,減輕心理應激誘發(fā)的腫瘤進展
本文旨在為醫(yī)學及腫瘤免疫領域科研人員和臨床醫(yī)生提供創(chuàng)新的壓力相關腫瘤調控機制及中藥免疫調節(jié)策略的前沿信息,促進心理-免疫-腫瘤交叉領域的深入研究與臨床應用轉化。
Lancet Respir Med:石遠凱教授團隊揭示利厄替尼作為一線治療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PFS達20.7個月,腦轉移患者獲益明確
研究結果為利厄替尼作為一線治療EGFR敏感突變NSCLC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jù)。
JTO:度伐利尤單抗聯(lián)合新輔助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結局的影響
本文重點報告了度伐利尤單抗加化療的手術相關結局,涵蓋手術實施率、手術方式、時機、根治性切除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