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与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联合应用:纯超声引导下治疗合并膨出瘤的PFO一例
11小时前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上海
33 岁女性因偏头痛加重就诊,确诊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膨出瘤,经可降解封堵器封堵后症状缓解,手术安全有效。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33岁,既往体健。主诉:阵发性头痛10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自10年余前劳累和睡眠不佳时出现头痛,呈搏动样,伴有视物模糊,持续2小时后可缓解,间断口服止痛药物。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加重,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患者近2周睡眠饮食差,体重无明显改变。
术前经胸超声描述:心脏结构、功能正常。右心声学造影阳性,右向左分流Ⅲ级。
术前经食道超声描述:原发隔和继发隔之间有裂隙,长约10mm;房间隔中部细小过隔分流;房间隔中部发育薄弱,膨向右侧,底22mm×高14mm,提示房间隔膨出瘤。
TCD发泡试验:Valsalva动作后,出现10~25个微泡,阳性,支持右向左分流(潜在型,中量)。
颅脑磁共振:脑内缺血灶,右上颌窦囊肿。
2 临床策略
封堵策略
考虑到患者有房间隔膨出瘤,选择BDPFO-Ⅰ 2828可降解PFO封堵器,14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实施封堵。
3 手术过程
PannaWire导丝配合导管过隔
将PannaWire导丝沿下腔静脉送入右心房。
导管配合PannaWire导丝头端过隔。
导丝过隔后,送入肺静脉。
建立轨道
沿PannaWire导丝送入鞘管。
确认鞘管到达左心房后,回收PannaWire导丝。
左盘展开
送入封堵器后,展开左盘面,后撤钢缆和鞘管使左盘面贴合间隔。超声下看左盘面成型良好,贴合房间隔。
右盘展开
展开右盘面后,双盘展开后观察封堵器形态,封堵器骑跨在房间隔两侧。
成型锁定
前顶钢缆和鞘管,牵拉成型线锁定。
锁定后,超声下观察封堵器形态,封堵器骑跨房间隔两侧,成型良好。
牵拉试验
轻轻牵拉钢缆,超声下盘面稳定无散开,锁定成功。
释放后超声
释放PFO封堵器后,超声下观察封堵器。成型良好,无残余分流,封堵成功。
4 病例小结
本例患者33岁,有长达10年的头痛史,近两周加重。头痛呈搏动样,且伴有视物模糊,为先兆性偏头痛。神经科进行检查,颅脑磁共振下发现有脑内缺血灶,TCD发泡实验经显示Valsalva动作后,出现中量心内分流,考虑心内交通的可能。右心声学造影同样阳性,Valsalva动作后有大量右向左分流。食道超声下观察,确诊PFO,其隧道长度10mm,合并有心房膨出瘤,膨出瘤深度14mm,直径22mm。患者年纪较轻,过往体健,无其他导致血栓的诱因,且多年治疗未果,因此偏头痛极有可能与PFO相关。根据《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中给出的建议,对于有合并膨出瘤的偏头痛PFO患者,推荐进行封堵。
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可降解封堵器。手术在单纯超声引导下进行,可降解封堵器能够在植入1年后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物安全,且无远期风险。封堵器在超声下显影清晰,配合超声引导介入术式,实现微创无辐射的绿色介入理念。
术中为加强超声下轨道建立的可视性和操作的安全性,并降低操作的难易度,使用了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PannaWire导丝的梭形头部结构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在超声下显影清晰,很容易被探测到。患者有房间隔膨出瘤,结构复杂,过隔相对较困难。PannaWire导丝头端有金属束丝铆头,配合导管,在过隔时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有效降低导管过隔难度。PannaWire导丝中端为软段结构,头端为金属密网编织而成的梭型结构,较为柔软,遇到阻力时可打弯、形变,从而避免对心脏组织造成损伤。此外,术中输送鞘可直接沿着超声导丝进入左心房,免去常规交换加硬导丝步骤,简化手术流程。在PannaWire导丝的引导下,轨道顺利建立,盘面锁定后,得益于可降解封堵器的三层阻流膜,即刻超声下观察无血液分流,封堵很成功。术后患者自述症状大幅度减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膨出瘤#
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