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劉光慧等繪制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30歲血管領跑老化
研究首次融合超高靈敏度質譜技術與機器學習算法,系統構建了橫跨人類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質組衰老圖譜,涵蓋七大生理系統、13種關鍵組織,從蛋白視角呈現了機體增齡性演變的全景式動態景觀。
論道心血管 - 衰老 - 2025-07-27
【大咖"彤"行】戴生明教授:從快速達標到長期控制,MTX皮下注射的雙重治療優勢
梅斯醫學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戴生明教授,分享其對RA治療和MTX應用的寶貴見解。
MedSci原創 - 2025-07-26
抗癌有道!王瑛教授剖析:中國抗癌協會的本土實踐與全周期管理戰略
中國抗癌協會推動本土化癌癥防控,制定 CACA 肺癌篩查指南,以福建為例統籌資源,通過科普活動與臨床結合,形成全周期管理閉環。
醫悅匯 - 肺癌篩查,癌癥防控 - 2025-07-26
南華大學魏華/喻翠云/王俊團隊AHM:自適應II型ICD銠配合物納米平臺用于成像導航的癌癥免疫治療
研究開發出自適應銠(I)配合物納米平臺,可靶向內質網誘導 II 型 ICD,實現近紅外成像導航免疫治療,腫瘤抑制率達 91.2%。
BioMed科技 - 腫瘤免疫治療,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 2025-07-26
Science:人類首次實現:用“專屬食物”精準遙控腸道內的活體藥物
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使其依賴紫菜聚糖定植并降解草酸鹽,實現可控腸道定植與清除,人體試驗顯潛力但需解決突變等問題。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活體藥物 - 2025-07-26
【論著】|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基因變異特征與18F-FDG PET/CT SUVmax的關系解析及其臨床意義
本研究旨在分析DLBCL的分子遺傳學特征與治療前經18F-FDG PET/CT檢測的基線SUVmax值之間的相關性,及其與臨床病理學特征、R-CHOP治療反應的相關性,并探討其潛在的臨床意義。
中國癌癥雜志 -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基因變異特征 - 2025-07-26
NEJM:突破治療困境,DLL3 靶向藥為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生存期與生活質量雙重獲益
DeLLphi-304作為首個基于DLL3靶向的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劑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系統展示了tarlatamab在繼發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突破性效果。
MedSci原創 - 小細胞肺癌,Tarlatamab - 2025-07-25
Science:從源頭看懂食物過敏:生命早期的一波Thetis細胞浪潮,決定你一生的飲食自由
研究發現 Thetis 細胞(尤其是 TC IV 亞型)在生命早期通過誘導調節性 T 細胞(pTreg)主導口服耐受形成,其數量高峰構成耐受建立的 “黃金窗口期”,為食物過敏防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免疫耐受,食物過敏,口服耐受 - 2025-07-25
Hepatology:香港大學馬桂宜提出基于DGKH介導的磷脂酸腫瘤代謝驅動肝細胞癌自我更新與治療耐藥性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進行了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發現其中一個模塊與晚期病理分期及干細胞群體維持顯著相關。
iNature - 肝細胞癌,磷脂酸 - 2025-07-25
研究發現:年輕女人容易生男孩,高齡產婦容易生女孩!
研究表明出生性別并非隨機,母親生育年齡影響性別比,年輕母親更易生男孩,高齡產婦反之,遺傳因素也參與其中。
國際科學 - 生育年齡,出生性別 - 2025-07-24
論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腸道菌群特征及其與心理因素相關性研究
本研究希望通過對PD、dPD以及MDD患者腸道菌群差異性的探索,找到差異菌群,并進一步探索dPD患者的心理彈性、反芻思維等心理因素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為dPD患者的診治和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帕金森病,重性抑郁障礙 - 2025-07-24
專訪中腫萬德森教授 | 結直腸癌篩查普及與MDT模式的中國實踐
通過專家視角,我們得以深入了解結直腸癌規范化診療的現狀與挑戰,為業界同仁和廣大患者帶來寶貴的啟示與希望。
腫瘤醫學論壇 - 結直腸癌,MDT模式 - 2025-07-24
J Hematol Oncol:首個人體試驗揭示BTX A51在復發難治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潛力
本研究是首次在人類中驗證BTX A51這一聯合CK1α及CDK7/9抑制劑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的臨床試驗。
MedSci原創 -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 2025-07-24
Chinese Medicine:祛濁通痹湯通過調節丁酸代謝重塑巨噬細胞極化,有效緩解痛風關節炎
本研究首次系統揭示了一種經典中藥復方QZTBD通過促進腸道丁酸產生菌群修復及丁酸代謝激活,重編程巨噬細胞代謝,逆轉糖酵解驅動的促炎極化狀態,最終實現痛風關節炎的雙重治療作用。
MedSci原創 - 祛濁通痹湯,痛風關節炎 - 2025-07-24
運動越久活得越久?錯!45 年研究發現:短期運動有用,長期過量反致命
研究顯示運動與壽命呈 U 型關系,適度運動更利于長壽,過度或久坐均加速衰老,且需結合健康生活方式。
MedSci原創 - 運動,壽命 - 2025-07-2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