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Nature Biotechnology:釜底抽薪,借刀殺人:研究人員用“結石”療法,讓超級細菌自取滅亡
研究用抗體 - PSA 偶聯物靶向誘導 MRSA 鈣化,直接殺菌并激活免疫,在小鼠模型中清除感染,為抗耐藥菌提供新策略。
生物探索 - MRSA,細菌鈣化 - 2025-07-20
輸液20分鐘后死亡!輸的竟是頭孢 + 地塞米松
頭孢與地塞米松盲目聯用風險高,可能掩蓋病情、引發二重感染及代謝紊亂,需嚴格遵循指南,依據患者情況精準用藥。
MedSci原創 - 地塞米松,頭孢類抗生素 - 2025-07-19
Intensive Care Med:呼吸道多重PCR與降鈣素原聯合檢測在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中減少抗生素應用的隨機對照試驗
使用廣譜呼吸道多重PCR(mPCR)結合血清降鈣素原(PCT)指導抗生素管理在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盡管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檢出率,但未顯著增加28天無抗生素使用天數。
MedSci原創 - 社區獲得性肺炎,降鈣素原,呼吸道多重PCR - 2025-07-16
BMC Pediatrics:全球視角下0-19歲兒童及青少年細菌性皮膚病負擔分析(1990-2021年)
1990年至2021年,全球0-19歲兒童及青少年細菌性皮膚病(BSDs)發病率和患病率顯著增加,分別增長約49%和48%。
MedSci原創 - 細菌性皮膚病 - 2025-07-02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顛覆傳統認知!袋鼠護理首次被證實為新生兒感染預防的 “經濟方案”
研究納入近1.75萬名低出生體重兒,主題涵蓋死亡率、感染率以及低體溫和呼吸暫停等相關不良事件,權威解析了袋鼠護理作為感染預防措施的臨床價值。
MedSci原創 - 低出生體重新生兒,袋鼠護理 - 2025-06-21
腿上只是擦破皮,卻站不起來了?這種病兒童易高發,千萬別忽視!
5 歲兒童膝蓋擦傷后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出現高熱、膝關節紅腫及活動受限。該病需結合實驗室與影像學檢查診斷,以抗生素為主、手術為輔治療,外傷護理可預防。
MedSci原創 - 金黃色葡萄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 2025-06-14
溫州醫科大學陳一杰團隊Cell Reports:開發脂質類毒素疫苗平臺,有效預防超級細菌感染
在小鼠及巴馬豬模型中,對MRSA、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均有預防效果,化療免疫抑制時仍有效,具廣譜適用性。
BioMed科技 - 超級細菌,脂質類毒素疫苗 - 2025-06-07
溫州醫科大學陳一杰團隊開發紅細胞膜光療納米盤:抗癌與抗菌的新利器
溫州醫科大學團隊開發紅細胞膜包載光敏劑 IR780 的 20nm 光療納米盤,可提升光敏劑靶向富集與光熱效率,實現高效抗腫瘤及抗菌(如 MRSA 感染、4T1 乳腺癌),生物相容性佳,助力臨床轉化。
BioMed科技 - 光療納米盤,紅細胞膜 - 2025-05-31
南華大學楊晴來/唐婧團隊《Adv. Sci.》:關于耐藥菌感染的糖尿病創面愈合最新研究成果
南華大學團隊開發AuCu@CuO?氣凝膠,具多重酶活性及光熱效應,可清除MRSA、促進傷口愈合并緩解疼痛,為糖尿病傷口治療提供新方案。
BioMed科技 - MRSA,糖尿病傷口 - 2025-05-23
患者輸液20分鐘后死亡! 輸的竟是“死亡組合”頭孢與地塞米松!
頭孢與地塞米松盲目聯用風險高,可能掩蓋病情、引發感染擴散及代謝紊亂。WHO 等指南強調僅重癥細菌性肺炎或 COVID-19 重癥可短期聯用,臨床需嚴格評估指征,避免濫用。
MedSci原創 - 地塞米松,頭孢 - 2025-05-22
膿毒癥精準管理新視角:基于個體化治療與循證醫學支持的富含IgM 強化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富含IgM的強化免疫球蛋白(如Pentaglobin)因其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正在成為膿毒癥管理的新策略方向,這為破解免疫調節難題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MedSci原創 - 2025-05-12
關節置換術患者牙科手術相關感染預防臨床實踐指南更新綜述
全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術常見且數量將大幅增長,假體周圍關節感染危害大。2024 年美國骨科醫師協會更新指南,明確牙科手術與置換術相關要點。
骨秘籍 - 全髖關節置換術,全膝關節置換術 - 2025-05-10
膿毒癥精準管理新視角:基于個體化治療與循證醫學支持的富含IgM 強化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富含IgM的強化免疫球蛋白(如Pentaglobin)因其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正在成為膿毒癥管理的新策略方向,這為破解免疫調節難題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MedSci原創 - 2025-05-07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李鵬/賈慶巖課題組Device:柔性可植入光子器件用于術后感染及腫瘤復發無線光動力治療
針對實體瘤術后復發、感染難題,西北工業大學團隊設計可植入柔性無線光動力器件,經體外、體內實驗證實可抑制耐藥菌和腫瘤,推動家用醫療創新。
BioMed科技 - 光動力治療,可植入光子器件 - 2025-04-23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