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陈一杰团队Cell Reports:开发脂质类毒素疫苗平台,有效预防超级细菌感染

2025-06-07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温州医科大学团队开发脂质类毒素疫苗平台,通过脂质体吸附细菌毒力因子,增强抗菌免疫反应。在小鼠及巴马猪模型中,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均有预防效果,化疗免疫抑制时仍有效,具广谱适用性。

超级细菌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之一。在缺乏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前提上,如何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预防能力,特别是针对化疗期间免疫力下降的肿瘤患者,仍面临巨大挑战。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陈一杰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Lipid-Coated Nanoparticles Enhanced the Delivery of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as a Potent Toxoid Vaccine Platform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筛选出一种模拟细胞膜脂质成分的脂质体作为“诱饵”,有效提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分泌毒力因子(作为免疫原)的捕捉和吸附,构建了一种毒力因子吸附强、种类多且广谱的脂质类毒素疫苗平台(记作PSV-CNP)。由于毒力因子的高效吸附,PSV-CNP可增强抗原的淋巴结归巢并提高抗菌免疫反应。在小鼠模型中,利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毒力因子构建的PSV-CNP在预防接种后可诱导针对MRSA和临床同源金葡菌感染的抗菌免疫,即便小鼠处于化疗期间的免疫抑制状态下也同样具备保护效果。此外,在巴马猪模型中,PSV-CNP也可有效预防MRSA和临床同源金葡菌的感染。最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因子构建的PSV-CNP在预防接种后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抗菌免疫保护效果,验证了PSV-CNP疫苗策略的广谱适用性。

图片

文章示意图:脂质类毒素疫苗可提高毒力因子吸附,增强抗菌免疫反应。

陈一杰教授,陈梦纯主管药师,赵应征教授,刘彩霞主任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诸葛德力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肖映南,黄云宣,钟宇桐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该论文得到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LR22H150001,WKJ-ZJ-2339)、温州市科技局重大创新攻关项目(ZY2021001)、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J037)以及浙江省登峰学科(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5)00557-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407, encodeId=3be7226840e8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404929104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超级细菌#</a> <a href='/topic/show?id=8a9112e622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质类毒素疫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622, encryptionId=8a9112e6221c, topicName=脂质类毒素疫苗), TopicDto(id=92910, encryptionId=64049291048, topicName=超级细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8 15:04:24 CST 2025, time=2025-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重磅!下水道污水可被用于治愈超级细菌病人

得了甲流、重症肺炎不治身亡;因为癌症或复杂慢性病引发全身感染去世;在ICU住了1个月花费几十万后仍然撒手人寰……细菌感染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你想象不到!并且它已经成为大都市中最常见的“杀手”!攻克细菌感染,近年来关于抗生素的科研进展越来越缓慢、滞后,平均2年才出一个新药。与此相对,全球每年新出现超级细菌多达数十种,研发的脚步远远跟不上病毒细菌的变异速度!今天上午,2019一带一路真菌感染与艾滋病研究进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ysiology:阐明一种小分子抑制 “超级细菌” 机理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出现了一类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都具有耐药性的 “超级细菌”。

以毒攻毒!德国改造病毒以对抗超级细菌!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2050年前,超级细菌如无针对性药物,其致死率会超过癌症,人类将面临逐年呈几何增长的死亡,而且这个增长没有终点。因此,人类迫切需要针对耐抗生素细菌的疗法或药物。

一种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新型药物ALS-4:即将开展I期临床

ALS-4是一种新型口服型小分子。ALS-4可能会通过降低选择压力来降低抗菌素耐药性,并使细菌易受宿主免疫的清除。

“超级细菌”MRSA为何如此耐药?基因突变有助于MRSA对抗生素高度耐药

近日,一项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研究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突变使细菌对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而又不降低细菌的致病能力。

研究发现新公卫威胁,生狗食是超级细菌来源?

研究人员在多种狗狗生食中发现具抗药性的细菌后,今天发出新闻稿警告「国际公卫危机」

Nat Commun:创造奇迹!感染超级细菌生命垂危的她,被噬菌体疗法成功拯救

一个人可以多么不幸?她先是在机场遭遇自杀式爆炸而身受重伤,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感染了超级耐药菌,数次生命垂危。而她又是幸运的,治疗团队为她定制了噬菌体疗法,最终成功消灭了耐药菌,挽救了她的生命。

PNAS:“超级细菌”的秘密武器已被发现

“超级细菌”,顾名思义,这类细菌对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抵抗作用,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主要的健康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有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可对临床实践中使用的所有可用抗生素显示出耐药性。

南非教学医院采用新型环境卫生干预后实现CRE超级细菌减少

新研究结果首次显示,紫外线(UV)房间净化技术与手工清洁规程相结合,可将院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传播率降低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