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颠覆传统认知!袋鼠护理首次被证实为新生儿感染预防的 “经济方案”

2025-06-21 清泉心田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纳入近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儿,主题涵盖死亡率、感染率以及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相关不良事件,权威解析了袋鼠护理作为感染预防措施的临床价值。

全球新生儿死亡率虽持续下降但仍高居不下,其中47%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由早产、出生并发症、感染及先天异常所致。低出生体重儿既可能早产亦可能胎龄适宜但体重偏低,是新生儿死亡与长期残疾的重大风险因素,全球2020年低出生体重儿占比约15%,尤其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医院内照护环境常见病原暴露及院内感染风险上升,传统新生儿护理或无法充分满足这些高危人群的特殊需求。

袋鼠护理,定义为早期、连续且长时间的母婴皮肤接触,并辅以母乳喂养支持及提早出院的护理方法,被世卫组织推荐用于稳定或不稳定的低体重早产儿。研究显示,袋鼠护理能够改善生理稳定性、促进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尤其在资源有限国家具有显著效果。然而,该护理方式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医院内推广程度不一,其对感染率及感染相关死亡率的具体影响尚未系统明确。此前文献对袋鼠护理在败血症及感染防控中的作用证据有限,主要关注生存率而忽略感染相关结局,这为临床推广带来了阻碍。

因此,明确袋鼠护理对于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提升生存率的作用机制与证据,有助于加强其在全球新生儿护理中的地位,也是构建有效感染预防与控制(IPC)策略的重要组成。

近日,《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期刊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医院启动袋鼠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全因死亡与感染相关结局的影响: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的权威研究。该研究由瑞士巴塞尔大学儿童医院等多国机构联合完成,系统整合了自2013年至2025年2月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袋鼠护理(kangaroo care, KC)在医院环境中相比传统新生儿护理对低出生体重(< 2500 g)婴儿死亡率、败血症以及各类侵袭性感染的保护效果。研究纳入近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儿,主题涵盖死亡率、感染率以及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相关不良事件,权威解析了袋鼠护理作为感染预防措施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严格依据PRISMA指南开展,事先在PROSPERO(注册号CRD42024501546)登记。研究团队检索了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了2013年1月至2025年2月间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主要纳入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 g),护理干预组为早期医院启动的袋鼠护理,控制组为传统或常规新生儿护理。入组研究需报告至少一个预设的主要结局指标:全因死亡率、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

图:袋鼠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全因死亡率、败血症及侵袭性感染风险的影响荟萃分析森林图

研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合并效应量(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评估异质性及潜在偏倚,对疗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变量随机效应元回归分析。主要关注28天或出院前死亡率,败血症(包括疑似和确诊病例),侵袭性感染(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炎、脑膜炎及其他严重院内感染)等指标,同时监测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负面事件。

研究结果

1. 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

25项RCTS (n=8717)纳入死亡率分析,袋鼠护理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OR 0.77,95%CI 0.67–0.89),且异质性极低(I²=0%),证据质量高。说明医院启动袋鼠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重新生儿的短期死亡风险。

2. 袋鼠护理减少败血症及侵袭性感染

17项RCT报告败血症结局,袋鼠护理可使败血症风险降低约45%(OR 0.55,CI 0.37–0.82),异质性为中等(I²=53%),证据为中等可信度。11项RCT数据表明袋鼠护理将侵袭性感染风险减半(OR 0.49,CI 0.33–0.74),异质性极低,证据中等。进一步指出袋鼠护理在防控严重院内感染、提高感染相关指标方面作用明显。

3. 感染相关死亡率降低

10项研究评估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相关死亡,表明袋鼠护理可显著降低感染相关死亡(OR 0.63,CI 0.47–0.84),异质性极低(I²=0%),证据质量高。

4. 降低低体温及呼吸暂停发生率

18项研究汇总结果显示,袋鼠护理对降低低体温风险具显著保护作用(OR 0.28,CI 0.16–0.46),但异质性较大(I²=72%,证据中等);11项研究表明其也明显降低呼吸暂停发生(OR 0.46,CI 0.25–0.85),异质性适中。

5. 细菌定植状态改善(研究缺口)

尽管仅有一项RCT涉及细菌定植情况,该研究发现袋鼠护理可促进新生儿鼻腔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及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清除,提示可能有助减少抗药菌的早期定植。但全局尚缺乏系统性细菌定植和菌群变迁评估。

研究价值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系统、全面且严格评估了袋鼠护理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袋鼠护理不仅降低了全因死亡,还兼顾了院内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的防控,有力支撑世卫组织关于袋鼠护理作为标准新生儿护理措施的推荐。该护理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于通过促进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增强母乳喂养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风险,降低低体温及呼吸暂停等生理不稳定状况,提升新生儿整体生存质量。

该荟萃分析亦指出当前医院传统护理往往存在部分袋鼠护理元素,导致干预效应差异,提示未来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应对袋鼠护理实施进行标准化定义与执行。此外现有相关RCT大部分来自低资源设置,高收入国家新生儿护理中的推广潜力和具体效应仍需进一步探究。

不足之处包括细菌定植及菌群影响相关数据缺乏,且袋鼠护理的详细实施时间、频次、连续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未来需要大规模且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在高收入国家,系统考察即刻及持续袋鼠护理对感染防控的全面影响,尤其结合母婴微生物组变化与抗药菌定植研究。

总体而言,本研究奠定了袋鼠护理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新生儿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科学基础。将袋鼠护理全面纳入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不仅将助力降低全球新生儿死亡率,还能提升母婴健康,促进家庭参与护理与早期亲子关系建立。

梅斯小编点评

这篇包含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婴儿数据的权威分析,为我们重新认识袋鼠护理的临床价值提供了有力的量化依据。它不仅肯定了袋鼠护理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更首次从感染预防角度系统证实其降低院内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的功效,助推袋鼠护理走向更加规范化和全球化的应用。

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微生态学技术,深入解析皮肤接触与菌群重塑的机制,明晰袋鼠护理在抗药菌定植干预中的潜力;同时探讨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NICU中的适应策略和最佳实施模式,也将成为重点。此外,如何克服医院内护理文化及感染防控政策对袋鼠护理推广的阻碍,将是临床实践和政策设计中的重要挑战。

作为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手段,袋鼠护理已证明其“以人为本”的非凡价值。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与实施科学结合,为全球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护理解决方案。

原始出处:

Minotti C, Jost K, Aghlmandi S, et al. All-cause mortality and infection-related outcomes of hospital-initiated kangaroo care versus conventional neonatal care for low-birthweight infa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5;9(7):470-483. doi:10.1016/S2352-4642(25)00130-0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1-s2.0-S2352464225001300-main.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f0d18831125e,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颠覆传统认知!袋鼠护理首次被证实为新生儿感染预防的 “经济方案”,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6230,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研究纳入近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儿,主题涵盖死亡率、感染率以及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相关不良事件,权威解析了袋鼠护理作为感染预防措施的临床价值。,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1211/1733879532275_8538692.jpg, authorId=0, author=清泉心田,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style="color: #333333;">全球新生儿死亡率虽持续下降但仍高居不下,其中47%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由早产、出生并发症、感染及先天异常所致。低出生体重儿既可能早产亦可能胎龄适宜但体重偏低,是新生儿死亡与长期残疾的重大风险因素,全球2020年低出生体重儿占比约15%,尤其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医院内照护环境常见病原暴露及院内感染风险上升,传统新生儿护理或无法充分满足这些高危人群的特殊需求。</p> <p style="color: #333333;">袋鼠护理,定义为早期、连续且长时间的母婴皮肤接触,并辅以母乳喂养支持及提早出院的护理方法,被世卫组织推荐用于稳定或不稳定的低体重早产儿。研究显示,袋鼠护理能够改善生理稳定性、促进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尤其在资源有限国家具有显著效果。然而,该护理方式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医院内推广程度不一,其对感染率及感染相关死亡率的具体影响尚未系统明确。此前文献对袋鼠护理在败血症及感染防控中的作用证据有限,主要关注生存率而忽略感染相关结局,这为临床推广带来了阻碍。</p> <p style="color: #333333;">因此,明确袋鼠护理对于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提升生存率的作用机制与证据,有助于加强其在全球新生儿护理中的地位,也是构建有效感染预防与控制(IPC)策略的重要组成。</p> <p style="color: #333333;">近日,《<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s_id=47">柳叶刀</a>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期刊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医院启动袋鼠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全因死亡与感染相关结局的影响: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的权威研究。该研究由瑞士巴塞尔大学儿童医院等多国机构联合完成,系统整合了自2013年至2025年2月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袋鼠护理(kangaroo care, KC)在医院环境中相比传统新生儿护理对低出生体重(&lt; 2500 g)婴儿死亡率、败血症以及各类侵袭性感染的保护效果。研究纳入近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儿,主题涵盖死亡率、感染率以及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相关不良事件,权威解析了袋鼠护理作为感染预防措施的临床价值。</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19/1750300382635_8624274.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nbsp;</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严格依据PRISMA<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指南</a>开展,事先在PROSPERO(注册号CRD42024501546)登记。研究团队检索了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了2013年1月至2025年2月间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主要纳入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lt;2500 g),护理干预组为早期医院启动的袋鼠护理,控制组为传统或常规新生儿护理。入组研究需报告至少一个预设的主要结局指标:全因死亡率、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619/1750300382646_8624274.pn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袋鼠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全因死亡率、败血症及侵袭性感染风险的影响荟萃分析森林图</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研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F%E8%AE%A1">统计</a>合并效应量(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评估异质性及潜在偏倚,对疗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变量随机效应元回归分析。主要关注28天或出院前死亡率,败血症(包括疑似和确诊病例),侵袭性感染(包括<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b723414321c">坏死</a>性小肠结肠炎、肺炎、脑膜炎及其他严重院内感染)等指标,同时监测低体温和呼吸暂停等负面事件。</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1. 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p> <p style="color: #333333;">25项RCTS (n=8717)纳入死亡率分析,袋鼠护理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OR 0.77,95%CI 0.67&ndash;0.89),且异质性极低(I&sup2;=0%),证据质量高。说明医院启动袋鼠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重新生儿的短期死亡风险。</p> <p style="color: #333333;">2. 袋鼠护理减少败血症及侵袭性感染</p> <p style="color: #333333;">17项RCT报告败血症结局,袋鼠护理可使败血症风险降低约45%(OR 0.55,CI 0.37&ndash;0.82),异质性为中等(I&sup2;=53%),证据为中等可信度。11项RCT数据表明袋鼠护理将侵袭性感染风险减半(OR 0.49,CI 0.33&ndash;0.74),异质性极低,证据中等。进一步指出袋鼠护理在防控严重院内感染、提高感染相关指标方面作用明显。</p> <p style="color: #333333;">3. 感染相关死亡率降低</p> <p style="color: #333333;">10项研究评估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相关死亡,表明袋鼠护理可显著降低感染相关死亡(OR 0.63,CI 0.47&ndash;0.84),异质性极低(I&sup2;=0%),证据质量高。</p> <p style="color: #333333;">4. 降低低体温及呼吸暂停发生率</p> <p style="color: #333333;">18项研究汇总结果显示,袋鼠护理对降低低体温风险具显著保护作用(OR 0.28,CI 0.16&ndash;0.46),但异质性较大(I&sup2;=72%,证据中等);11项研究表明其也明显降低呼吸暂停发生(OR 0.46,CI 0.25&ndash;0.85),异质性适中。</p> <p style="color: #333333;">5. 细菌定植状态改善(研究缺口)</p> <p style="color: #333333;">尽管仅有一项RCT涉及细菌定植情况,该研究发现袋鼠护理可促进新生儿鼻腔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及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清除,提示可能有助减少抗药菌的早期定植。但全局尚缺乏系统性细菌定植和菌群变迁评估。</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价值及临床意义</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系统、全面且严格评估了袋鼠护理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袋鼠护理不仅降低了全因死亡,还兼顾了院内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的防控,有力支撑世卫组织关于袋鼠护理作为标准新生儿护理措施的推荐。该护理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于通过促进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增强母乳喂养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风险,降低低体温及呼吸暂停等生理不稳定状况,提升新生儿整体生存质量。</p> <p style="color: #333333;">该荟萃分析亦指出当前医院传统护理往往存在部分袋鼠护理元素,导致干预效应差异,提示未来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应对袋鼠护理实施进行标准化定义与执行。此外现有相关RCT大部分来自低资源设置,高收入国家新生儿护理中的推广潜力和具体效应仍需进一步探究。</p> <p style="color: #333333;">不足之处包括细菌定植及菌群影响相关数据缺乏,且袋鼠护理的详细实施时间、频次、连续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未来需要大规模且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在高收入国家,系统考察即刻及持续袋鼠护理对感染防控的全面影响,尤其结合母婴微生物组变化与抗药菌定植研究。</p> <p style="color: #333333;">总体而言,本研究奠定了袋鼠护理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新生儿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科学基础。将袋鼠护理全面纳入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不仅将助力降低全球新生儿死亡率,还能提升母婴健康,促进家庭参与护理与早期亲子关系建立。</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梅斯小编点评</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这篇包含1.75万名低出生体重婴儿数据的权威分析,为我们重新认识袋鼠护理的临床价值提供了有力的量化依据。它不仅肯定了袋鼠护理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更首次从感染预防角度系统证实其降低院内败血症和侵袭性感染的功效,助推袋鼠护理走向更加规范化和全球化的应用。</p> <p style="color: #333333;">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微生态学技术,深入解析皮肤接触与菌群重塑的机制,明晰袋鼠护理在抗药菌定植干预中的潜力;同时探讨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NICU中的适应策略和最佳实施模式,也将成为重点。此外,如何克服医院内护理文化及感染防控政策对袋鼠护理推广的阻碍,将是临床实践和政策设计中的重要挑战。</p> <p style="color: #333333;">作为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手段,袋鼠护理已证明其&ldquo;以人为本&rdquo;的非凡价值。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与实施科学结合,为全球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护理解决方案。</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Minotti C, Jost K, Aghlmandi S, et al. All-cause mortality and infection-related outcomes of hospital-initiated kangaroo care versus conventional neonatal care for low-birthweight infa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1b6210686b2">Lancet</a>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5;9(7):470-483. doi:10.1016/S2352-4642(25)00130-0</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64966, tagName=低出生体重新生儿), TagDto(tagId=505684, tagName=袋鼠护理)],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8, categoryName=儿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79, categoryName=护理,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500, appHits=14, showAppHits=0, pcHits=77, showPcHits=1486, likes=2, shares=2,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Jun 21 13:09: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6-2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123, editor=儿科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98af8624274, createdName=清泉心田, createdTime=Thu Jun 19 10:34:03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hu Jun 19 11:13:31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1-s2.0-S2352464225001300-main.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677324, encryptionId=9c606e7324a1, articleId=f0d18831125e,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为什么需要在高收入国家开展更多袋鼠护理研究?, answer=现有RCT中仅18%来自高收入国家,其NICU环境(如暖箱使用率>90%)与低收入国家差异显著。需验证在高科技护理背景下,袋鼠护理对耐药菌感染(如MRSA)的预防效果是否持续。,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0323827213, updatedAt=1750323827213}, {id=677325, encryptionId=b6626e732594, articleId=f0d18831125e,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未来袋鼠护理研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向?, answer=四大方向:1)微生物组机制研究(如菌群传递);2)抗药菌定植干预;3)实施科学(优化操作流程);4)经济效益分析。尤其需要多中心RCT比较不同持续时间(如>8小时/天)的效果差异。,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0323827213, updatedAt=1750323827213}])
1-s2.0-S2352464225001300-main.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060, encodeId=b7c422e00607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f2c26155a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低出生体重新生儿#</a> <a href='/topic/show?id=098812e9342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袋鼠护理#</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155, encryptionId=9f2c26155af, topicName=低出生体重新生儿), TopicDto(id=127934, encryptionId=098812e93424, topicName=袋鼠护理)],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9 11:13:31 CST 2025, time=2025-06-1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接受新生儿咖啡因治疗能否改善儿童晚期呼吸功能?

2017年11月,发表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的一项由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出生时体重在1251g以下的儿童的新生儿咖啡因治疗能否改善11岁时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