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海新知】老年患者胃切除術全身麻醉中使用瑞馬唑侖與丙泊酚維持麻醉對術后譫妄發生率與恢復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比較了年齡≥65 歲患者在接受胃切除術過程中,分別使用瑞馬唑侖或丙泊酚維持全身麻醉時的術后譫妄發生率與恢復質量。
古麻今醉網 - 丙泊酚,胃切除術,瑞馬唑侖 - 2025-07-18
Adv Sci :我國學者揭示碳點修飾益生菌,突破炎癥性腸病治療瓶頸,提升LGG存活率與抗炎修復效能的新策略
本研究創新地結合納米碳點與益生菌技術,有效克服了傳統口服益生菌在IBD腸道內活性喪失與靶向定位困難的局限,實現益生菌的保護、腸道定植及功能強化。
MedSci原創 - 炎癥性腸病,益生菌 - 2025-07-14
疼痛案例:下肢廣泛疼痛,腳趾不自主運動,這是什么病?
49 歲男性因腰背疼痛伴右腳趾不自主運動就診,結合影像學及神經電生理檢查,確診為多節段椎間盤源性病變所致的下肢疼痛與活動腳趾綜合征。經普瑞巴林治療后,癥狀顯著緩解,提示其在 PLMT 治療中的價值。
疼痛之聲 - 下肢疼痛與活動腳趾綜合征,椎間盤病變 - 2025-07-10
微小癲癇持續狀態 (subtle status epilepticus,SSE)
微小癲癇持續狀態(SSE)是隱匿危重的癲癇持續狀態亞型,表現為腦電圖癇樣放電與輕微癥狀分離,診斷依賴腦電圖,治療需多模式干預,預后異質性高。
神經科學論壇 - 腦電圖,微小癲癇持續狀態 - 2025-07-08
術后變笨?全麻藥竟會‘洗腦’?
全麻通過藥物讓大腦進入可逆休眠,術后認知波動多因藥物殘留、手術應激或心理暗示,科學應對可降低風險,無證據表明全麻會永久損傷大腦。
麻醉MedicalGroup - 認知功能,全身麻醉 - 2025-07-06
【Nature子刊】CAR T治療腫瘤期間的神經毒性: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本文概述了關于CAR T細胞治療后出現的神經系統毒性的分子和細胞機制,強調了以癥狀為中心的治療策略、新興的以機制為導向的預防或減輕毒性的干預措施,以及正在進行的針對中樞神經系統毒性的治療臨床試驗。
聊聊血液 - CAR T細胞治療,神經系統毒性 - 2025-07-03
難治神經病理性疼痛『灼口綜合征』:當前的藥物治療總結
灼口綜合征(BMS)是慢性神經病理性口面部疼痛障礙,全球患病率約 1.73%,與神經病變、激素、心理等因素相關,多模式抗抑郁藥等藥物可靶向其神經生物學機制治療。
疼痛之聲 - 發病機制,灼口綜合征 - 2025-07-01
了解神經腫瘤微環境
外周神經系統(PNS)與腫瘤微環境(TME)相互作用,通過神經侵犯、分泌神經遞質等促進腫瘤進展。神經密度可作為腫瘤標志物,靶向 PNS 相關信號通路(如腎上腺素能、膽堿能等)為癌癥治療提供新方向。
小藥說藥 - 腫瘤微環境,外周神經系統 - 2025-06-29
一文詳解酒精依賴對抑郁癥的影響
酒精與抑郁常共病,酒精可抑制遞質釋放誘發抑郁,抑郁者又易借酒緩解情緒,形成惡性循環。研究發現杏仁核中 Menin-GAT1 通路是關鍵機制,酒精還會降低抗抑郁藥療效。
精神醫學新觀點 - 抑郁癥,酒精依賴 - 2025-06-26
科學認識安眠藥:利弊權衡與合理使用指南
全球約 30% 人群存在睡眠困難,安眠藥是重要治療手段。本文介紹其分類及作用機制,分析優勢與風險,闡述適應證、用藥原則等,強調科學規范應用獲益大于風險。
胸科麻譚 - 安眠藥,合理用藥 - 2025-06-20
你愛炫砂糖橘嗎?研究表明:無論吃還是聞柑橘類水果,都對身體有利!吃柑橘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而聞柑橘味則能提升認知功能
炫橘子的理由又有了!
MedSci原創 - 腸道菌群,柑橘,SAM1 - 2025-06-16
【愛兒小醉】腦電圖指導下滴定七氟烷與小兒麻醉蘇醒期譫妄的隨機臨床試驗
小兒麻醉蘇醒期譫妄常見,七氟烷使用增加其風險。研究顯示,腦電圖引導下滴定七氟烷劑量,可減少藥物暴露,使 PAED 發生率從 35% 降至 21%,并縮短蘇醒時間,且不增加知曉風險。
古麻今醉網 - 小兒麻醉,蘇醒期譫妄 - 2025-06-15
警惕:普瑞巴林濫用導致藥物依賴
20 歲男性因間斷服用普瑞巴林致依賴,停藥后出現心悸、幻聽等戒斷癥狀,經苯二氮?類、抗抑郁及抗精神病藥綜合治療后改善。普瑞巴林因鎮靜欣快效應易被濫用,需加強處方管控、患者教育及多學科干預。
疼痛之聲 - 普瑞巴林,藥物依賴 - 2025-06-15
抑郁癥治療的新突破!廣州中醫藥大學發布:解郁一號方調節神經環路,開啟抑郁癥治療新篇章!
該研究深入探討了 JY-I在抗抑郁方面的潛在機制,為中醫藥在這一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MedSci原創 - 抑郁癥,解郁一號方 - 2025-06-11
術中覺醒的原因與預防研究
本文通過Meta分析42項研究數據,揭示其發生機制涉及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抑制不足、傷害性刺激傳導異常等神經生物學基礎,并提出基于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的多層次預防方案。
麻醉MedicalGroup - 術中覺醒 - 2025-06-0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