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 :我国学者揭示碳点修饰益生菌,突破炎症性肠病治疗瓶颈,提升LGG存活率与抗炎修复效能的新策略
昨天 熊佳仪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创新地结合纳米碳点与益生菌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口服益生菌在IBD肠道内活性丧失与靶向定位困难的局限,实现益生菌的保护、肠道定植及功能强化。
近年来,益生菌疗法因其调节肠道菌群、缓解炎症的潜力,成为炎症性肠病(IBD)辅助治疗的研究热点。尤其是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因能产生乳酸,维持肠道酸性环境,提升肠道屏障功能,在临床上被广泛关注。然而,口服益生菌在通过胃酸、消化液及氧化应激等恶劣肠道环境时,活性显著受损,且黏附、定植能力有限,影响其疗效。IBD肠道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损伤肠道黏膜,也影响益生菌的存活与功能。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前沿科学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碳点(carbon dots)修饰益生菌提高其治疗IBD效果的研究,以提升益生菌在IBD肠道环境中的存活性、黏附能力及功效,最终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并促进肠道损伤修复。 本研究采用碳点材料表面化学修饰包覆LGG(以下简称C dots@LGG),利用碳点丰富的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与益生菌表面氨基形成酰胺键,构建稳定的包覆结构。团队系统验证了C dots的抗氧化酶样活性及ROS清除功能,碳点包覆后,益生菌不仅耐受胃酸、消化液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
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