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BTS述評 | 編輯述評賈恩志教授團隊PGAM5-ANGPTL3研究:巨噬細胞“脂炎軸”揭示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
目前對于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在巨噬細胞中的調控機制,特別是其與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PGAM5)的相互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1
JTO:拉澤替尼 vs 奧希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雙盲探索性分析
該研究是三代EGFR-TKI藥物首次通過隨機、雙盲設計進行的直接對比,彌補了此前缺乏高證據水平頭對頭比較的空白。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奧希替尼,拉澤替尼 - 2025-07-21
Nature Medicine:癌癥診斷的“獨行俠”:RNA測序如何憑一己之力改寫游戲規則
研究表明靶向 RNA 測序可作為癌癥分子診斷的 “獨行俠”,能高效檢測基因融合、突變等,指導治療,簡化流程,適配臨床樣本。
生物探索 - 癌癥診斷,靶向RNA測序 - 2025-07-21
Adv Sci:杭州師范大學王怡研究揭示USP13-GRP78軸對IBD的保護作用,提示腸上皮靶向USP13的基因治療潛力
該研究探討了去泛素化酶泛素特異性肽酶 13 (USP13) 在 DSS 誘導的結腸炎小鼠模型中的調控作用,并探究了其潛在機制。
iNature - 炎癥性腸病,USP13-GRP78軸 - 2025-07-21
13%癌癥患者活過20年!長期隨訪數據揭示,這兩類胃腸間質瘤患者生存期直接翻倍
本次中位時間超18年隨訪結果顯示,伊馬替尼可為超過10%的晚期GIST患者帶來20年的生存獲益。未來應考慮對開發合適的預測工具,以早期發現更可能從伊馬替尼治療中長期獲益的患者。
醫學新視點 - 胃腸間質瘤 - 2025-07-20
【綜述】替羅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取栓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筆者從藥物機制?給藥時機?適用人群篩選與給藥劑量方面綜述了替羅非班在AIS機械取栓治療中的研究進展,對替羅非班的臨床應用價值與現存爭議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優化AIS治療體系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羅非班 - 2025-07-19
EGFR突變肺腺癌發生鱗狀細胞癌轉化,連續基因檢測發現FGFR1/NSD3擴增,或為轉化驅動基因
本病例報告重點描述了在多次活檢標本中觀察到的基因變異,并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述。
蘇州繪真醫學 - 肺腺癌,EGFR突變 - 2025-07-19
CA Cancer J Clin: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從早期到晚期疾病的個性化管理新進展
這篇綜述極具權威性與前瞻性,全面覆蓋從早期輔助到晚期耐藥管理的最新進展,尤其強調了多代EGFR-TKI及其聯合方案的地位,進一步完善了EGFR突變NSCLC的治療算法。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osimertinib - 2025-07-19
Gut Microbes:IBD發病的遺傳 - 微生物互相作用,PTPN2 變異推動AIEC 入侵腸上皮
本研究創新性地揭示了IBD風險基因PTPN2的功能變異如何通過JAK-STAT信號通路調節腸上皮細胞CEACAM6的表達,進而驅動AIEC菌株的黏附及腸上皮侵襲。
MedSci原創 - 炎癥性腸病,PTPN2,AIEC - 2025-07-18
2025 ACR適當性標準?白血病的分期和隨訪
白血病患者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觀察、化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單克隆抗體和放射治療。本文為美國放射學會發布的關于白血病的分期和隨訪的適當性標準。
Reston (VA):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 白血病 - 2025-07-17
Nat Med:北京大學魯智豪研究發現BL-B01D1治療轉移性食管鱗癌療效顯著且安全可控
該研究展示了 BL-B01D1 在 82 例既往接受過 ESCC 治療的患者中進行的 I 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iNature - 食管鱗狀細胞癌,BL-B01D1 - 2025-07-16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學GPT”顛覆肺癌診斷,讓三周等待縮短為44分鐘?
EAGLE 模型可快速從肺腺癌病理切片中檢測 EGFR 突變,泛化能力強,優化診斷流程,減少檢測需求,具臨床轉化價值。
生物探索 - 肺腺癌,EAGLE模型 - 2025-07-1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