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彤"行】戴生明教授:從快速達標到長期控制,MTX皮下注射的雙重治療優勢
梅斯醫學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戴生明教授,分享其對RA治療和MTX應用的寶貴見解。
MedSci原創 - 2025-07-26
Front Neurol:我國學者揭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助力腦出血后血腫周圍水腫風險分層
研究揭示了入院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與腦出血患者周圍水腫(PHE)嚴重程度的顯著線性正相關,驗證入院NLR作為預測中至重度PHE的有力生物標志物,預測準確度優于入院后數日的NLR。
MedSci原創 - 腦出血,NLR,血腫周圍水腫,多中心回顧性研究 - 2025-07-26
J Hematol Oncol:全景空間增強分辨率蛋白質組學(PSERP)解析膠質瘤空間蛋白質組異質性
研究人員希望深入解析膠質瘤的腫瘤微環境和異質性,揭示不同基因突變類型膠質瘤的蛋白質組特征,探索腫瘤特異性蛋白和信號通路,為膠質瘤的精準治療和免疫治療提供新靶點和策略。
MedSci原創 - 膠質瘤,空間蛋白質組學 - 2025-07-26
Haematologica:沈樹紅團隊發現聯用方案可降低兒童ALL治療的肝毒性并改善無事件生存率
研究團隊利用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PDX)模型及大規模回顧性研究,以評估在ALL維持治療中添加別嘌醇是否會影響兒童患者的預后,并評估別嘌醇在此情況下的安全性。
兒童腫瘤前沿 - ALL,6-巰基嘌呤 - 2025-07-26
顛覆認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發現新型糖尿病:非自身免疫卻讓年輕人依賴胰島素
研究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超六成青年糖尿病非自身免疫性,表現為胰島素分泌不足,與遺傳和環境相關,挑戰傳統分型認知。
MedSci原創 - 非洲青年糖尿病,非自身免疫性 - 2025-07-26
3年無失敗生存率83.7%!針對這種中國南方高發癌癥,復旦腫瘤團隊帶來更優治療方案
復旦大學團隊研究顯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序貫放化療(SCRT)與傳統方案療效相當,但急性非血液學毒性顯著降低,提升安全性。
醫學新視點 - 鼻咽癌,序貫放化療 - 2025-07-26
67歲BRCA2胚系突變男性患者,乳腺癌后罹患胰腺腺泡細胞癌,一線mFFX化療縮瘤獲手術機會
1 例伴 BRCA2 突變的胰腺腺泡細胞癌(PACC)患者,經改良 FORFIRINOX 方案治療后腫瘤縮小并獲轉化手術機會,提示該方案或為一線選擇,需行 BRCA 檢測。
蘇州繪真醫學 - BRCA2,胰腺腺泡細胞癌 - 2025-07-26
Sci Rep:中性粒細胞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率預測腦出血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
本研究首次系統揭示了中性粒細胞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率(NHR)在自發性腦出血(ICH)患者中對深靜脈血栓(DVT)發生的獨立預測價值,為臨床風險評估提供新指標。
MedSci原創 - 深靜脈血栓,腦出血,NHR - 2025-07-26
Mol Cancer:中南大學楊明華等團隊揭示了將脂質和葡萄糖代謝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凋亡抵抗聯系起來的代謝通路
該研究發現鞘磷脂(SM)升高是ALL的一個關鍵代謝改變,并通過CASP3(胱天蛋白酶3)乳酰化作用促進細胞凋亡抵抗。
iNature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ASP3 - 2025-07-26
Science:人類首次實現:用“專屬食物”精準遙控腸道內的活體藥物
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使其依賴紫菜聚糖定植并降解草酸鹽,實現可控腸道定植與清除,人體試驗顯潛力但需解決突變等問題。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活體藥物 - 2025-07-26
CAR-T治療AML的挑戰及解決策略
CAR-T 療法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面臨抗原逃逸、腫瘤微環境抑制等挑戰,雙靶點設計、基因編輯等策略或可改善療效與安全性。
聊聊血液 - 急性髓系白血病,抗原逃逸 - 2025-07-26
【論著】|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基因變異特征與18F-FDG PET/CT SUVmax的關系解析及其臨床意義
本研究旨在分析DLBCL的分子遺傳學特征與治療前經18F-FDG PET/CT檢測的基線SUVmax值之間的相關性,及其與臨床病理學特征、R-CHOP治療反應的相關性,并探討其潛在的臨床意義。
中國癌癥雜志 -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基因變異特征 - 2025-07-26
年輕人管好血糖多重要?《柳葉刀》綜述:早得糖尿病,壽命縮短10多年
近期,《柳葉刀》發表早發2型糖尿病系列研究,其中1篇綜述深入探討了這類患者的健康負擔: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發生更早、更多,且預期壽命將縮短高達近15年。
醫學新視點 - 糖尿病,血糖 - 2025-07-25
西南交通大學首次揭示:肉蓯蓉中的活性成分PG,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和靶向關鍵基因顯著降低哮喘小鼠的炎癥反應!
近期,一項究通過多學科方法,包括轉錄組學、質譜分析、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以及動物和細胞實驗驗證,探索了肉蓯蓉在哮喘治療中的潛力及其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哮喘,肉蓯蓉 - 2025-07-2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