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從INSPIRE試驗看初始抗生素選擇策略對后續治療的持續影響
該研究提出了以初始精準提示為核心的抗生素管理新模式,代表抗菌藥物管理向前移步的新方向,有望改變傳統依賴后期調整的慣性做法,從而在臨床抗菌治療領域實現質的飛躍。
MedSci原創 - 抗生素 - 2025-07-22
蘇州科技大學陳博/蘇大附二院甘蕾、陳志剛/西交利物浦大學薛璇團隊:仿生3D水凝膠支架的制備過程及用于體外失巢凋亡抵抗機制研究
研究團隊開發仿生復合水凝膠支架 GHP4a,模擬結直腸癌微環境,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形成球體并產生失巢凋亡抵抗,揭示 FAK/PI3K/Akt 通路的核心作用,為機制研究和治療提供工具。
BioMed科技 - 結直腸癌,仿生水凝膠 - 2025-07-22
Adv Sci:南京大學畢艷等人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抑制脂肪肝形成
該研究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了催乳素對脂肪肝的生物學效應,并提出了一種仿生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周期性地釋放催乳素,以抑制肝臟中的脂質蓄積。
iNature - 脂肪肝,光熱響應核殼微針 - 2025-07-22
Endoscopy:人工智能助力胃腸鏡精準分級胃腸上皮化生,加速胃癌風險分層新時代
本項研究深具臨床應用前景,在胃腸腫瘤早期診斷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MedSci原創 - 胃鏡,胃癌風險分層 - 2025-07-22
npj Digital Medicine:深度學習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應用現狀及“人工智能鴻溝”的啟示
絕大多數研究(99.3%)仍停留在計算機模擬(in silico)階段,臨床驗證嚴重缺乏,揭示了OHNS領域內“人工智能鴻溝”的存在。
MedSci原創 - 深度學習,耳鼻喉頭頸外科 - 2025-07-2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Eur Radiol:人工智能輔助骨折檢測改善成骨不全兒童的骨折診斷表現
本研究首次針對成骨不全患兒群體,系統評估市場主流AI骨折檢測工具的外部性能,揭示了AI在患者骨病骨架異常復雜環境中的表現局限。
MedSci原創 - 人工智能,成骨不全 - 2025-07-22
Nature:比專家更專業!基于超百萬數據的深度學習模型EchoNext,可從心電圖中高效、準確識別多種心臟病
研究開發出深度學習模型 EchoNext,用超百萬份心律和影像記錄訓練,能精準檢測多種結構性心臟病,性能穩定且優于醫生,還公開數據助力研究。
測序中國 - 結構性心臟病,深度學習 - 2025-07-22
Chinese Medicine:多組學與機器學習揭示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的“基因-蛋白-代謝物”網絡
研究深刻揭示了氣虛血瘀證在現代醫學分子水平上的體現,推動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精準醫學的有效融合。
MedSci原創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 - 2025-07-21
【麻海新知】成人心臟手術術中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的注意事項:美國心臟協會科學聲明
2025年7月,由美國心臟協會(AHA)組織撰寫了新版的科學聲明,全面總結了術中 TEE 在成人心臟手術中的最新適應證、其對臨床結局的影響,以及在不同類型手術中應用 TEE 時應重點關注的具體事項。
古麻今醉網 -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 2025-07-21
BMJ:我國學者揭示新冠疫情間接導致全球多種疾病負擔顯著增加,精神疾病、瘧疾及心腦血管疾病尤為突出
新冠疫情迅速演變成全球大流行,給公共衛生系統和社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MedSci原創 - 健康風險,新冠疫情 - 2025-07-21
Science:征服“不可成藥”靶點:AI為蛋白質世界的“幽靈”量身打造分子枷鎖
研究利用 AI 設計 “分子手套” 蛋白,可精準結合本質無序蛋白質區域,親和力高、特異性強,為疾病治療與研究開辟新路徑。
生物探索 - 靶向治療,本質無序蛋白質 - 2025-07-21
JAMA 子刊:AI賦能黑色素瘤淋巴細胞浸潤評估,提升診斷一致性與預后價值
本研究代表著當前黑色素瘤TIL評估領域最大的多中心、多操作員AI驗證項目,首度系統比較了AI算法與傳統路徑學家的評分一致性及臨床預后價值。
MedSci原創 - 黑色素瘤,淋巴細胞浸潤 - 2025-07-20
阿司匹林、降壓藥、五朵金花...一文總結心血管常用藥物最佳服藥時間!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也特別強調了藥物規范化應用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了合理的給藥時間安排。
心血管時間 - 阿司匹林,降壓藥 - 2025-07-2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