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比专家更专业!基于超百万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EchoNext,可从心电图中高效、准确识别多种心脏病

13小时前 测序中国 测序中国 发表于上海

研究开发出深度学习模型 EchoNext,用超百万份心律和影像记录训练,能精准检测多种结构性心脏病,性能稳定且优于医生,还公开数据助力研究。

结构性心脏病(SHD)是一种日益增长的流行病,包括瓣膜性心脏病(VHD)、左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左心室肥厚等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尽管早期诊断可降低死亡率、减少成本并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SHD症状不典型或出现晚,常用传统影像学检测方法(如超声心动图)受成本、专业技能等限制,SHD早期诊断面临严重挑战。结构性心脏病,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特别是深度学习在利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ECG)检测特定心脏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心功能不全、心室肥厚)方面展现出潜力通过将多种相关SHD组合成一个“复合预测目标”,AI-ECG模型可以利用更高的总患病率来提高预测精度且无需额外成本,现有模型通常存在性能稳定性不足、数据和模型专有性,难以比较和广泛验证其普适性。

近日,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NYP)、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一项题为“Detecting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from electrocardiograms using AI”文章研究团队利用大型多样化医疗系统的超100万份心律和影像记录,开发了可检测多种SHD深度学习模型——EchoNext该模型在内外部验证中诊断准确性均较高,在对照评估中表现甚至优于心脏科医生在不同医疗环境以及不同种族/族裔群体中性能稳定前瞻性临床试验显示EchoNext成功检出未确诊的SHD病例证实了在大规模扩大SHD筛查可及性上的潜力。

图片

研究团队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设计,首先从8NYP附属医院中收集了2008-2022年间的临床数据涵盖230,318名患者的1,245,273ECG-超声心动图配对数据;将数据按患者水平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SHD被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中重度瓣膜病变等多种心脏结构病变的复合指标,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及临床公认临界值进行判定。

图片

1模型开发:NYP多中心队列推导

基于上述数据集研究团队训练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EchoNext,该模型结合心电图轨迹与7项标准临床参数(如年龄、心率等)预测SHD。在内部测试集中,EchoNext性能优异且校准良好AUROC达85.2%AUPRC78.5%诊断比值比12.8。作为多任务模型EchoNext预测复合SHD外,还能同时预测每单独疾病,在右心室功能障碍(AUROC 91%)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90%)上表现最佳,而左心室壁厚度(77%)、主动脉瓣反流(78%)等表现稍弱。

进一步评估显示,EchoNext在不同医院不同临床场景(急诊、住院、门诊不同种族/族裔、性别患者表现稳定,无显著性能差异,仅在年轻人群中识别能力略优,体现了其广泛适用性

外部验证于三家独立医疗中心(西达赛奈医学中心、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涉及超27,000名患者尽管这些机构中SHD患病率更高,模型AUROC仍保持在78–80%,AUPRC 为 77.7%-80.4%,显示出良好的跨中心通用性

图片

2多任务EchoNext性能

为评估EchoNext模型在真实世界环境中的泛化能力研究团队84,875名未做过超声心动图的患者进行测试随访发现18%的患者后续接受了首次超声心动图,其中38%新诊断为SHD。在该随访群体中,EchoNext表现稳健AUROC 83%AUPRC81%风险阈值0.6时,27%被划为高风险,阳性预测值(PPV)为74%灵敏度53%。特别地,未接受检查的69,781患者中,模型识别出5%为高风险。

研究团队还比较了EchoNext心脏科医生检测SHD的性能使用3,200ECG进行评估共有13位医生参加。结果显示,EchoNext的准确性为77.3%敏感性72.6%特异性80.7%,且在临床正常与异常ECG上表现一致医生准确性为64.0%在提供AI结果辅助后准确性提升至69.2%,仍低于模型单独性能

研究团队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DISCOVERY招募了100名无既往心脏影像检查的患者使用前期模型ValveNet进行分层高危组SHD检出率达53%,显著高于中危组(19%)使用 EchoNext 进行回顾性风险分层高危组SHD患病率73%中危组28%低危组仅6%,表明模型风险分层能力更优。

图片

3EchoNext在回顾性验证、与心脏病专家比较、临床试验等的性能

最后,为促进领域发展,研究团队公开了一个大型注释ECG数据集36,286名患者(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10万份ECG涵盖患者ECG 波形、人口统计学信息、ECG特定表格数据及对应的超声心动图标签基于此数据训练了一个轻量化模型Columbia mini-model(AUROC 82.0%)并同步发布模型权重与预处理代码,为后续研究提供基准。

图片

4公开数据及迷你模型

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建立能同时检测多种SHD的通用EchoNext模型,突破了传统SHD筛查局限,展现出跨人群、跨场景的稳定检测性能,且准确性优于人类专家。前瞻性验证结果及数据公开举措,为 AI辅助心电图筛查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有望推动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对改善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原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227-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394, encodeId=506722e4394f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55fe8598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构性心脏病#</a> <a href='/topic/show?id=e4cb66123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深度学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123, encryptionId=e4cb6612395, topicName=深度学习), TopicDto(id=78598, encryptionId=d55fe8598dc, topicName=结构性心脏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22 15:24:45 CST 2025, time=7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7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对话·心内」OCC专访吴永健教授: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三大策略”

梅斯医学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永健教授,针对目前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策略,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专访。

ACC 2023:总结对中国心血管临床的影响

为期三天的年度 ACC.23/WCC 会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已经提交了 20 多项最新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可以改变实践。 对于中国的医生来说,ACC.23/WCC 可以被认为是所谓的“后

专家访谈|宋治远:在创新和规范浪潮中,推动结构性心脏病不断向前!

凭借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等优点,介入治疗已逐步替代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成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畅谈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前世今生,展望该领域介入治疗发展的未来方向。

专家访谈|完成华丽转身,进一步扩大受益患者人群——张玉顺教授谈结构性心脏病会议总结及未来展望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可以说已完成华丽转身。”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在接受专访时发出的感叹。中国科促会结构性心脏病大会Ⅲ暨2020中国西部左心耳封堵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专家访谈:胡浩:转变思想,预防卒中,坚持规范化操作,为患者带来更好预后

近年来,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迅速,在先天性心脏病、左心耳封堵等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产器械不断创新,大批优秀国产器械不断问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更是推动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

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导管相关手术的麻醉处理

导管消融术可辅助治疗严重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其麻醉管理需关注基础病、药物相互作用等,监测包含动脉测压等,药物选择依患者情况而定。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021年度报告精要

2021年,在新冠疫情持续的影响下,国内外结构性心脏病依然取得诸多技术方向的重要进展。

葛均波: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范畴以及现状和未来

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心血管介入领域发展最快速的方向。本文阐述了结构性心脏病概念的起源、定义和范畴,总结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并对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进行展望。

STEMI发病12小时内再灌注率略下降!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

《2023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心血管病专业分册》介绍医疗质量改进工作进展,包括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呈现相关指标结果。

专访秦永文教授:可降解器械如何重塑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格局 | 第26届南方心血管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东亚肺动脉高压大会

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永文教授分享可降解器械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