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千年古方的現代科學解碼,正氣片抗新冠病毒與抗炎雙重機制研究
該研究揭示了正氣片“抗病毒+抗炎”的雙重機制,凸顯了傳統中藥通過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解決臨床問題的巨大潛力。
網絡 - 2025-07-24
JACC-BTS述評 | 編輯述評賈恩志教授團隊PGAM5-ANGPTL3研究:巨噬細胞“脂炎軸”揭示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
目前對于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在巨噬細胞中的調控機制,特別是其與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PGAM5)的相互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1
湖南省人民醫院成偉/湖南師大劉紅文Angew:高激活效率串聯鎖定型NIR-II熒光探針,實現泛癌長時間高信背比成像與精準手術切除
新型 NIR-II 探針 ACy-H-NTR 通過級聯激活和雙重淬滅機制,實現泛癌快速高對比度成像,助力微小腫瘤精準切除,臨床潛力顯著。
BioMed科技 - 惡性腫瘤,NIR-II探針 - 2025-07-18
Adv Sci :我國學者揭示碳點修飾益生菌,突破炎癥性腸病治療瓶頸,提升LGG存活率與抗炎修復效能的新策略
本研究創新地結合納米碳點與益生菌技術,有效克服了傳統口服益生菌在IBD腸道內活性喪失與靶向定位困難的局限,實現益生菌的保護、腸道定植及功能強化。
MedSci原創 - 炎癥性腸病,益生菌 - 2025-07-14
NAT Med:食管鱗癌靶向治療新星!我國雙抗ADC BL-B01D1突破免疫耐藥壁壘
在食管癌領域,"晚期食管鱗癌治療仍有50%困局"的說法正在被打破。
MedSci原創 - 食管鱗癌 - 2025-07-10
睡眠與運動雙管齊下!新研究證實,青少年期持續遵循運動行為指南可顯著降低成年期高血壓風險
本研究充分證明了從青少年期持續遵守24小時運動行為指南與成年期血壓調控及高血壓發病風險降低之間存在顯著正向關聯。
MedSci原創 - 高血壓,24小時運動行為 - 2025-07-06
Cardiovasc Res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周祥團隊揭示GATA5/ISL1+成纖維細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臟修復中的作用
基于MI小鼠單細胞ATAC-seq和RNA-seq的聯合分析,首次發現具有修復功能的GATA5/ISL1+成纖維細胞,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I后心肌纖維化和心功能下降,從而為MI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
論道心血管 - 心肌梗死,GATA5/ISL1+成纖維細胞 - 2025-07-01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醫患關系影響研究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及其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基于2025年最新研究,分析AI技術如何優化醫患溝通、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并探討相關倫理和法律問題。
網絡 - 2025-07-01
腸鏡“視”界新突破 | 亞甲藍腸溶緩釋片助力結直腸癌精準篩查
梅斯醫學特邀亞甲藍腸溶緩釋片中國III期研究主中心操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程芮教授,就結直腸癌預防、篩查及早期診斷等前沿進展與實踐經驗展開論述。
網絡 - 結直腸癌 - 2025-06-25
華科李子福教授/楊祥良教授團隊《Biomaterials》:靶向碳酸酐酶Ⅸ的納米藥物逆轉腫瘤酸環境,清除腫瘤干細胞并克服免疫抑制
該藥物以CA9抑制為切入點,打破腫瘤內外pH梯度,通過“胞內酸化”增強阿霉素與銅離子的殺傷效應,同時通過“胞外堿化”恢復T細胞功能,誘導系統性抗腫瘤免疫。
BioMed科技 - 腫瘤干細胞,碳酸酐酶Ⅸ - 2025-06-20
Cell Stem Cell 北京大學王凱團隊開發轉錄因子驅動的正向編程法快速均一地生成血管類器官用于細胞治療
北京大學王凱與哈佛醫學院團隊開發新方法,通過正交激活轉錄因子ETV2和NKX3.1,5天內從iPSC生成均一血管類器官,含管腔化結構及成熟血管細胞,可促進缺血組織血管化和胰島移植后功能恢復。
論道心血管 - 轉錄因子,血管類器官 - 2025-06-15
醫療機構罕見病藥學服務專家共識(2025)
本共識中的罕見病藥學服務是指藥師提供的以提高罕見病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以合理藥物治療為中心的相關服務。
協和醫學雜志 - 罕見病,藥學服務 - 2025-06-1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