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Forum Allergy Rhinol:68Ga-DOTATATE PET 優于 FDG PET,提升鼻鼻竇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準確性的新突破
68Ga-DOTATATE PET及PRRT引入臨床,有助于改善早期診斷率,降低漏診和誤診風險,優化頸部淋巴結管理,減少不必要手術或放療相關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MedSci原創 - 嗅神經母細胞瘤,鼻竇神經內分泌腫瘤 - 2025-07-23
多吃碳水會傷腦?《柳葉刀》子刊萬人研究:中年時期的飲食選擇可能影響癡呆癥風險
研究發現,碳水吃得多與血管性腦損傷有關,而脂肪(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或有保護潛力,蛋白質的影響則不顯著。
醫學新視點 - 癡呆癥,碳水 - 2025-07-18
陰道炎反復發作?基層醫生如何高效診療?
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如何優勢互補?患者生活方式又該如何調整?我們特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孫艷格主任分享基層陰道炎診療的策略!
全科學苑 - 陰道炎 - 2025-07-18
你是蚊子吸引體嗎?Cell和Nature:不是靠血型!蚊子“聞味識人”因你皮膚羧酸濃度更高;其大腦嗅覺中心還能專識人類長鏈醛
只有我受蚊子害的世界達成了
MedSci原創 - 羧酸,長鏈醛,H小球 - 2025-07-10
如何界定認知損害模式更偏向AD還是VaD?
血管性認知障礙(VCI)是指主要由腦血管病及其危險因素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是我國60歲及以上人群認知障礙的第二大原因。目前VCI尚無特效的治療手段,但早期識別和預防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改善患者預后。
神經科學論壇 - 阿爾茨海默癥,血管性癡呆 - 2025-07-09
Nature Methods:解鎖細胞3D迷宮:AI新視角,看清生命最微觀的動態建筑
研究開發出基于點云和三維旋轉不變性 AI 模型的表征學習框架,可解析細胞內復雜結構 3D 形態,揭示生物學意義,在藥物篩選中能捕捉細微表型變化。
生物探索 - 細胞成像,三維旋轉不變性 - 2025-07-06
Science:為何我們的記憶是“一件事一件事”的?里程碑研究揭示大腦分割體驗的神經機制
《Science》研究發現,外側內嗅皮層(LEC)通過神經漂移和事件邊界跳變編碼時間,前者為連續時間背景,后者分割事件,兩者正交編碼實現多尺度時間信息處理。
生物探索 - 外側內嗅皮層,神經漂移 - 2025-07-04
無需手術、用藥!頸部按摩能給大腦“排毒”?Nature(48.5):通過機械刺激頸部淋巴管,可促進腦部代謝廢物清除,逆轉大腦衰老
文章揭示了非侵入性調控頸部淋巴可顯著增強CSF引流效率,并在不損傷組織的前提下促進腦部代謝廢物清除,為理解腦清除系統調控機制及開發無創干預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MedSci原創 - 腦脊液,頸部淋巴 - 2025-06-28
【病例報告】孤立性雙側穹窿柱梗死一例
筆者報道1例因右側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直接壓迫前交通動脈?胼胝體下動脈導致雙側穹窿柱孤立性梗死患者,國內外均尚未見報道?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孤立性雙側穹窿柱梗死 - 2025-06-28
帕金森病:body-first 與 brain-first之辨
帕金森病存在 “體優先” 和 “腦優先” 兩種發病假說,前者可能始于周圍自主神經系統,后者始于腦內特定核團,二者在病理特征、臨床癥狀、影像學表現等方面存在差異,或為精準治療提供方向。
神經科學論壇 - 帕金森病,腦優先 - 2025-06-27
麻醉手術對嗅覺記憶和認知的影響
嗅覺障礙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癥狀,與記憶神經通路緊密相連。麻醉影響嗅覺記憶處理,圍手術期嗅覺變化與認知障礙相關,可通過嗅覺訓練等途徑改善認知。
古麻今醉網 - 麻醉手術,嗅覺障礙 - 2025-06-24
研究發現:女性的欲望是否強烈,是由它控制的!
該研究聚焦于mPFC中表達Cacna1h基因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通過調節鈣通道的開合,影響個體的社交和求偶行為。
國際科學 - 前額葉皮層 - 2025-06-20
Nature Neuroscience:路易體疾病全譜系病理進展機制新突破
應用常規免疫組化及新興機器學習算法,細致勾勒LBD病理進展的異質性及其傳播通路,首次提出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并重的“體先型”傳播新模型。
MedSci原創 - 自主神經系統病變,路易體疾病 - 2025-06-1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