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閱讀
JAMA:從INSPIRE試驗看初始抗生素選擇策略對后續治療的持續影響
該研究提出了以初始精準提示為核心的抗生素管理新模式,代表抗菌藥物管理向前移步的新方向,有望改變傳統依賴后期調整的慣性做法,從而在臨床抗菌治療領域實現質的飛躍。
血壓控制不好?JAMA:新藥強效降壓近20 mmHg,3個月持續有效
Lorundrostat 作為高選擇性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在控制不佳及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中,聯用可顯著降低收縮壓,安全性良好。
JAMA 重磅:Tau PET 陽性率隨年齡激增,精準預測阿爾茨海默病認知衰退
該研究強化了Tau PET作為在AD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生物標志物的定位,有望助力實現早期分層、病理分期及預后判斷,為干預時機的選擇及療效監測提供有力工具。
認知衰退風險高8倍!JAMA:這個指標有效預測阿爾茨海默病,近10%正常老人“陽性”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tau PET陽性率隨年齡增長,認知正常人群中約9.8%呈tau PET陽性,且超90%同時Aβ陽性。雙陽性者未來5年認知衰退風險近60%,是雙陰性人群的8倍。
JAMA:抗高血壓藥物夜間服用并未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這項涉及3357名高血壓患者的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發現,將抗高血壓藥物集中在夜間服用并未顯著降低死亡率或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JAMA:基于ctDNA 的液體活檢篩查或可為結直腸癌篩查提供新選擇!
在這項評估結直腸癌篩查測試的大型診斷準確性研究中,基于血液的測試證明了在平均風險人群中檢測結直腸癌的準確性是可接受的,并為結直腸癌篩查提供了額外的選擇。
JAMA:機械通氣危重成人患者保守氧療的隨機臨床試驗——UK-ROX研究
本隨機臨床試驗納入16,500例機械通氣危重患者,比較保守氧療(SpO2目標90%,范圍88%-92%)與常規氧療對90天死亡率的影響。結果顯示,保守氧療顯著降低氧氣暴露,但90天全因死亡率無顯著差異
JAMA:“偉哥”能改善新生兒結局嗎?澳大利亞一項超3000人研究給出了答案
本研究探討口服西地那非(俗稱“偉哥”)是否能改善分娩期胎盤血流,從而降低圍產期不良結局。
早產兒咖啡因治療新進展:延長用藥能否縮短住院時間?這項多中心研究給出答案!
本文結合研究結果與國內指南,為兒科醫生解讀關鍵臨床啟示。
JAMA:治療高血壓,一針管半年!長效RNAi降壓療法聯合用藥,額外降壓12mmHg
《JAMA》KARDIA-2 研究顯示,zilebesiran(RNA 干擾療法)與常用降壓藥聯用,3 個月時降壓效果顯著,部分聯合用藥效果可持續 6 個月,患者耐受性良好。
JAMA:微超聲引導與磁共振成像引導下的前列腺癌活檢在診斷中的比較:OPTIMUM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高分辨率微超聲引導下的活檢是用于前列腺癌診斷的另一種方法,可替代磁共振成像融合引導下的活檢。
JAMA | 中段懸吊帶術與肉毒桿菌毒素 A 在女性尿失禁治療中的比較:MUSA 隨機臨床試驗
混合性尿失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會對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且難以控制。目前缺乏針對混合性尿失禁的基于手術的治療方法的比較研究。
JAMA:癥狀性腦動脈閉塞患者顱內外血管搭橋手術的長期隨訪研究
盡管手術存在前期風險,但如果患者能度過圍手術期的危險,可能會獲得長期益處。
JAMA: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再通治療后動脈內應用尿激酶的療效評估,POST-UK隨機臨床試驗
中國多中心隨機試驗表明,急性大血管閉塞卒中患者取栓后聯合動脈內尿激酶(10萬IU)治療未顯著提高90天無殘疾生存率,且死亡率及顱內出血風險無差異。
降壓藥何時吃?JAMA證實:早晚服藥心血管結局無差異,臨床決策應優先患者習慣
在初級保健的高血壓成年人中,睡前服用降壓藥是安全的,但并未降低心血管風險。降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不影響降壓藥的風險和益處,應根據患者的偏好來指導用藥時間選擇。
降壓藥早上吃,還是睡前吃好?JAMA最新研究揭示,規律用藥比選時間更重要
BedMed 試驗顯示,成人高血壓患者晨起與睡前服用降壓藥的心血管事件風險無顯著差異,睡前服藥雖更降夜間血壓,但未帶來額外獲益,規律用藥更重要。
JAMA:強效降壓近14mmHg,66%患者血壓達標!這種難治性高血壓治療藥物值得關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難治性高血壓三聯方案基礎上增加阿米洛利,在降低家庭收縮壓的效果上不劣于對照藥物,其可能是難治性高血壓的有效治療藥物之一,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二甲雙胍再“立功”!JAMA:顯著減輕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
膝骨關節炎是中國中老年致殘主因,肥胖超重為重要風險因素。JAMA 研究顯示,肥胖或超重膝骨關節炎患者使用二甲雙胍治療 6 個月,疼痛緩解、膝關節功能改善,安全性良好,需大樣本研究進一步驗證。
一藥雙效!JAMA超10萬人研究發現,皰疹疫苗可能幫你遠離癡呆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一項準實驗(quasi-experiment)研究結果,表明有資格參與國家接種計劃的人群隨訪7.4年內被新診斷為癡呆的風險顯著降低了1.8%。
JAMA:約1/5患者10年內或再次中風,可能性顯著升高!這類人群要特別注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有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輕型卒中病史的患者,后續發生卒中的累積風險持續走高。因此,對于這部分患者采取長期卒中預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