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研究進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多系統自身免疫病,異質性強?,F有治療含傳統藥物及生物制劑,新策略聚焦免疫調節等,聯合用藥與精準治療成趨勢。
小藥說藥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 - 2025-07-2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ASCO教育文集】血液系統癌前狀態(MGUS、MBL和CH)的診斷、風險分層、臨床意義和管理
《ASCO Educational Book》近日發表文章,闡述了MGUS、MBL和CH的診斷、風險分層、臨床意義和管理。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癌前狀態 - 2025-07-21
Chinese Medicine:雷公藤活性成分中線粒體作用的新視角——藥效與毒性的雙刃劍
文章旨在為雷公藤成分臨床安全有效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創新思路。
MedSci原創 - 病毒性,雷公藤,藥效 - 2025-07-21
南京中醫藥發布:半邊蓮抑制結直腸腫瘤作用顯著,且與PD1聯合效果更佳!
山梗菜堿(Lobeline,洛貝林)是半邊蓮中的一種活性成分。近期一項研究展示了洛貝林(Lobeline)治療結直腸癌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研究為 CRC 治療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潛在的解決方案。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半邊蓮 - 2025-07-19
Gut Microbes:IBD發病的遺傳 - 微生物互相作用,PTPN2 變異推動AIEC 入侵腸上皮
本研究創新性地揭示了IBD風險基因PTPN2的功能變異如何通過JAK-STAT信號通路調節腸上皮細胞CEACAM6的表達,進而驅動AIEC菌株的黏附及腸上皮侵襲。
MedSci原創 - 炎癥性腸病,PTPN2,AIEC - 2025-07-18
【Leukemia】MDS/MPN重疊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
《Leukemia》近日發表了關于MDS/MPN重疊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實用指導,并介紹了專門設計的新型治療方法。
聊聊血液 - MDS/MPN - 2025-07-16
論文解讀|薛澄/梅長林/毛志國教授團隊綜述: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的免疫微環境機制及治療前景
該綜述系統梳理了ADPKD中的免疫細胞類型、炎癥因子、補體系統及其相關信號通路的參與機制,并探討了靶向免疫通路的治療新策略,為ADPKD臨床治療帶來了新的啟發。
Genes and Diseases - 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免疫微環境 - 2025-07-15
STTT: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療效與安全性探索
替雷利珠單抗作為一款高親和力、人源化PD-1抗體,其在TNBC新輔助治療領域的應用為難治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曙光。
MedSci原創 - 三陰性乳腺癌,替雷利珠單抗 - 2025-07-14
【JAMA Dermatol】林普利塞聯合西達本胺治療復發難治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1期研究結果
國內學者在r/r CTCL 中開展了林普利塞聯合西達本胺的首項前瞻性、單中心、1期、非隨機、劑量擴展臨床研究,評估了該聯合方案在r/r CTCL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聊聊血液 - 皮膚T細胞淋巴瘤,林普利塞 - 2025-07-14
【BMT】CAR-T治療淋巴瘤的清淋方案現有數據及其作用
本文提供了有關清淋的現有臨床數據,以及其對CAR-T治療血液腫瘤的影響,重點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聊聊血液 - 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細胞療法 - 2025-07-12
震撼突破!上海中醫藥大學發布:當歸六黃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減輕炎癥反應!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當歸六黃湯(Danggui Liuhuang Decoction,簡稱DGLHD)在改善2型糖尿病相關血管內皮功能障礙(T2DM-VED)方面的潛在療效及其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2型糖尿病,當歸六黃湯 - 2025-07-11
Chinese Medicine: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哮喘管理中調控氧化應激與炎癥的新前沿
本文綜述深刻揭示了哮喘發病過程中氧化應激與炎癥的相互作用網絡,強調多靶點、多機制調控策略的重要性。
MedSci原創 - 哮喘,天然活性成分 - 2025-07-11
【歐洲經驗談】 潰瘍性結腸炎管理的關鍵點:何時出手?如何用藥?
在全球炎癥性腸?。↖BD)診療領域,歐洲以其深厚的研究積淀和成熟的臨床實踐,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尤其在生物制劑等先進療法的應用上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洞悉歐洲專家在高效新藥涌現的時代下,對5-氨基水楊酸(5
網絡 - 潰瘍性結腸炎 - 2025-07-11
Adv Sci:青島大學趙艷潔研究揭示了POLE缺陷在DEE誘導的肺癌細胞惡性轉化中的關鍵作用
該研究創新性地發現,在120 μg mL?1 DEE暴露20周后,免疫缺陷小鼠的原始支氣管上皮細胞呈現異常形態,在軟瓊脂上形成菌落,并易在皮下組織形成腫塊,病理證實為肺鱗狀細胞癌。
iNature - 肺癌,柴油發動機尾氣 - 2025-07-1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