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中山大學徐瑞華/邱妙珍研究介紹了SHR-A1904在晚期或轉移性胃食管交界處癌患者中的研究結果
該研究開展了一項首次人體三階段 I 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 SHR-A1904 在 95 例經治 CLDN18.2 陽性晚期 G/GEJ 癌患者中的療效。
iNature - 胃食管交界處癌,SHR-A1904 - 2025-07-20
從“等進展”到“搶進展”,梁旭教授談乳腺癌治療進入“快進”模式
【醫悅匯】特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梁旭教授做客“對話大咖”欄目,分享激素受體陽性(HR+)/HER2-晚期乳腺癌研究進展及面臨的挑戰!
醫悅匯 - 乳腺癌 - 2025-07-19
【綜述】|工智能在胃癌診療和患者預后預測中的應用現狀及未來展望
本文將重點綜述DL在胃癌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后預測中的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癌癥雜志 - 胃癌,人工智能 - 2025-07-19
ADC的“阿喀琉斯之踵”:耐藥機制全解析
抗體偶聯藥物(ADC)在癌癥治療中成效顯著,但晚期患者易耐藥,其機制可分為抗原表達變化、ADC 處理及有效載荷變化,為后續研究提供方向。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耐藥性機制 - 2025-07-18
HER3 ADC藥物對多次治療失敗NSCLC患者展現優異療效
HER3靶向ADC藥物在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后線治療中顯效,國際多中心I期研究顯示其客觀緩解率27.7%,疾病控制率74.5%,安全性良好。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 - 2025-07-18
NCCN 指南 2.2024 版乳腺癌
核心更新旨在基于最新證據優化治療方案(如新增HER2+靶向療法)、強化監測手段(如頭顱MRI應用),并修訂風險分層標準以指導臨床決策。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 乳腺癌 - 2025-07-18
Nat Med:北京大學魯智豪研究發現BL-B01D1治療轉移性食管鱗癌療效顯著且安全可控
該研究展示了 BL-B01D1 在 82 例既往接受過 ESCC 治療的患者中進行的 I 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iNature - 食管鱗狀細胞癌,BL-B01D1 - 2025-07-16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學GPT”顛覆肺癌診斷,讓三周等待縮短為44分鐘?
EAGLE 模型可快速從肺腺癌病理切片中檢測 EGFR 突變,泛化能力強,優化診斷流程,減少檢測需求,具臨床轉化價值。
生物探索 - 肺腺癌,EAGLE模型 - 2025-07-16
從“聽眾”到“主角”,李俊杰教授談ASCO中國乳腺癌重磅研究
在2025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年度進展研討會(BOC)上,【醫悅匯】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俊杰教授做客對話大咖,分享本屆ASCO年會乳腺癌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
醫悅匯 - 乳腺癌,ASCO - 2025-07-15
JEV:天津醫科大學岳丹等團隊發現PDCD10調節囊泡運輸并促進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的進展
該研究強調了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10(PDCD10) 作為ccRCC中囊泡運輸調控因子的重要性,以及開發新型抗癌療法的潛在靶點。
iNature - 透明細胞腎細胞癌,囊泡運輸 - 2025-07-15
STTT: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療效與安全性探索
替雷利珠單抗作為一款高親和力、人源化PD-1抗體,其在TNBC新輔助治療領域的應用為難治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曙光。
MedSci原創 - 三陰性乳腺癌,替雷利珠單抗 - 2025-07-14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MARIPOSA研究探索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初治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
lazertinib的療效與osimertinib不分伯仲,但其更優的心臟安全性尤其QT間期延長風險較低,彰顯其潛在的臨床優勢,尤其適合心血管風險較高患者。
MedSci原創 - osimertinib,lazertinib,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 2025-07-14
STTT:新型小肽66CTG穩定c-Myc蛋白,促進三陰性乳腺癌進展
該研究突破了非AUG起始密碼子編碼微肽的研究瓶頸,鑒定了由lncRNA CDKN2B-AS1編碼的66CTG肽,其在TNBC中作為新型致癌因子參與調控c-Myc蛋白穩態。
MedSci原創 - 三陰性乳腺癌,66CTG - 2025-07-1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