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檢測和NGS檢測助力罕見膠質瘤臨床診斷,進展后再次檢測有助于臨床評估
4 例罕見膠質瘤病例顯示,其診斷復雜且需動態評估,分子診斷(如甲基化譜、NGS)及個體化治療(含根治性手術)可改善預后與生活質量。
蘇州繪真醫學 - 分子診斷,罕見膠質瘤 - 2025-07-27
Critical Care:細胞外囊泡作為創傷性腦損傷生物標志物的系統評價
本系統評價總結了EVs作為TBI生物標志物的潛力,強調了其穩定性和組織特異性優勢。
MedSci原創 - 創傷性腦損傷,生物標志物,細胞外囊泡 - 2025-07-26
華人學者最新Cell: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抗癌藥顯奇效!兩款“老藥”聯合新用,有望恢復記憶力,逆轉疾病多細胞病變
研究提出 “細胞類型導向的網絡校正療法”,用抗癌藥來曲唑與伊立替康聯合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在動物模型中逆轉記憶損傷,多維度緩解病理。
MedSci原創 - 阿爾茨海默病,來曲唑 - 2025-07-26
Bioact. Mater:江濤/保肇實/鄭樂民構建保留腦膠質瘤微環境的新型類器官模型
該研究開發了保留微環境的腦膠質瘤類器官模型(GlioME),通過優化培養條件,首次實現了膠質瘤細胞與原位免疫微環境的共保留,為快速準確的免疫治療篩查和藥物評估提供了關鍵工具。
iNature - 腦膠質瘤,類器官模型 - 2025-07-24
Nature Medicine:你的器官幾歲了?一管血揭示11個器官的“真實年齡”,大腦和免疫系統或是長壽的關鍵密鑰
研究構建 11 個器官 “年齡時鐘”,發現大腦和免疫系統年輕態與健康長壽強相關,多器官衰老增死亡風險,生活方式可影響器官年齡。
生物探索 - 生物學年齡,器官時鐘 - 2025-07-13
為什么節食后體重總反彈?ADV SCI(14.1):腸道菌群失調驅動大腦“渴望”,加劇暴食且不可逆,甚至還能“傳染”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節食行為背后的復雜機制,更為防治飲食失調等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潛在干預方向。在減肥這條路上,或許“喂飽”腸道菌群,才是真正的減肥第一步。
MedSci原創 - 腸道菌群,節食 - 2025-07-05
阿爾茨海默病早診突破:破解誤區,把握希望!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識別有五大誤區,如健忘是正常老化等。破除誤區,利用前沿技術抓住干預窗口期,可將 AD 轉為可防可控慢性病。
神經科學論壇 -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識別 - 2025-06-28
帕金森?。篵ody-first 與 brain-first之辨
帕金森病存在 “體優先” 和 “腦優先” 兩種發病假說,前者可能始于周圍自主神經系統,后者始于腦內特定核團,二者在病理特征、臨床癥狀、影像學表現等方面存在差異,或為精準治療提供方向。
神經科學論壇 - 帕金森病,腦優先 - 2025-06-27
JAMA Neurology:血漿 p-tau217 精準鎖定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前額顳葉癡呆診斷準確率超 89%
本研究旨在全面評估三種血漿生物標志物(p-tau217、NfL、GFAP)在多種臨床譜系(包括AD 和FTLD相關綜合征)中檢測AD神經病理的表現,并探討AD病理在不同臨床綜合征中的臨床影響。
MedSci原創 - 阿爾茨海默病,P-tau217 - 2025-06-25
JAMA Neurology:多發性硬化患者中斷疾病修正治療后復發風險顯著升高,年輕群體尤其需警惕
該研究填補了關于長期穩定MS患者DMT停藥安全性方面的空白,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優化醫療資源使用意義重大。
MedSci原創 - 多發性硬化,DMT - 2025-06-24
Annals of neurology: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地圖”:血漿生物標志物如何預示大腦正在改變?
這項研究所搭建的“血液生物標志物時鐘”,或許將成為AD研究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MedSci原創 - 老年癡呆癥,血液生物標志物 - 2025-06-23
病例分享 | 上皮樣纖維組織細胞瘤一例
33 歲男性右胸部腫物 3 年,病理及免疫組化支持上皮樣纖維組織細胞瘤,腫瘤位于真皮層,邊界清,細胞呈上皮樣,ALK 陽性,切緣無瘤組織,為良性腫瘤。
上海阿克曼病理 - 免疫組化,上皮樣纖維組織細胞瘤 - 2025-06-18
病例分享 | 原發性顱內多灶Rosai-Dorfman?。≧DD)一例
67 歲男性因走路不穩就診,影像學示腦內多發占位,術后病理及免疫組化符合 Rosai-Dorfman 病,鏡下見組織細胞伴 “吞噬現象”,S-100 陽性。
上海阿克曼病理 - 臨床病理,Rosai-Dorfman病 - 2025-06-1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