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最新Cell: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抗癌药显奇效!两款“老药”联合新用,有望恢复记忆力,逆转疾病多细胞病变

11小时前 梅斯学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提出 “细胞类型导向的网络校正疗法”,用抗癌药来曲唑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在动物模型中逆转记忆损伤,多维度缓解病理。

阿尔茨海默病(AD)一直被称为“最难攻克的医学堡垒”之一。近20年来,相关药物研发失败率高达98%,几乎成了新药的“滑铁卢”。传统治疗多聚焦于β-淀粉样蛋白(Aβ)或tau蛋白,但事实远比单一病理复杂得多——AD是神经元、胶质细胞、髓鞘等多种细胞类型协同“失控”的结果。

近期,格莱斯顿研究所黄亚东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Yaqiao Li 博士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的重磅研究首次提出“细胞类型导向的网络校正疗法”,用两种老牌抗癌药——来曲唑(Letrozole)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实现了多维度病理同步缓解,甚至在动物模型中逆转记忆损伤,揭示出一条全新的治疗路径

图片

DOI:10.1016/j.cell.2025.06.035

三大人源数据,精准锁定“药物重定位”组合

研究的突破,源自一个跨尺度的人源数据整合平台。首先,团队汇集了三大AD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库(Mathys、Zhou、Lau),分析179,690个细胞核,排除未同时呈现Aβ与tau病理的样本,并利用Seurat算法消除批次效应,最终明确六类关键病变细胞,包括兴奋性/抑制性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前体。

接着,他们调用CMap药物扰动数据库中1,300种药物的表达谱,开发“反转匹配”算法,筛选出可逆转AD特征的药物组合。最后,为了验证这些“候选药”,团队分析了加州大学系统144万份老年人电子病历,利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控制混杂因素,计算药物暴露与AD风险的关系。

图片

通过单核转录组分析在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样本中揭示的共享和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表达特征

在人源数据中,研究者识别出AD存在两大病理集群:一是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集群,富集雌激素/cAMP通路异常;二是胶质细胞集群,涉及突触组装与线粒体功能紊乱。正是在这两个维度上,来曲唑和伊立替康分别展现出靶向能力。

具体来看,来曲唑对神经元显著有效(RR=0.466),其CMap评分在兴奋性神经元为-0.37,在抑制性神经元为-0.61,显示其可逆转APOE等关键致病基因的表达。而伊立替康在胶质细胞中的反转能力同样强劲(小胶质细胞-0.31,星形胶质细胞-0.29),并与其在EMR分析中观察到的显著风险降低(RR=0.195)相吻合。

图片

计算药物再利用的流程,该流程预测能够逆转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类型特异性转录组特征的药物候选

行为改善+病理缓解+细胞重塑三箭齐发

另外,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具有Aβ与tau双病理的5xFAD/PS19小鼠模型,进行3个月药物干预。结果令人惊喜:仅双药组在Morris水迷宫中表现出显著的短期与长期记忆改善

在病理层面,组合组的小鼠不仅Aβ斑块减少,还显著降低了磷酸化tau(AT8+)面积,且保护了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结构。更妙的是,伊立替康还能独立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而组合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也有明显抑制

那么,这种协同效应从何而来?答案藏在小鼠海马区的单核RNA测序中。研究发现,组合疗法显著减少了抑制性神经元向星形胶质细胞发出的异常信号,同时在神经元中校正了APOE、SYT1等49个基因,在胶质细胞中调控了TREM2、GFAP等关键通路。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并非简单“抹平”,而是激活了与保护相关的功能模块,如神经元中的树突形态发生(GO:0048813)和胶质细胞中的胆固醇代谢通路(KEGG:04979)。

图片

使用来曲唑(letrozole)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联合治疗能够挽救5xFAD/PS19小鼠的类AD记忆障碍

从“对症治疗”迈向“对因干预”的范式转变

这项研究的临床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多靶点、多细胞同步干预的范式。相比只针对Aβ的单靶点抗体疗法,来曲唑+伊立替康组合实现了五类病变细胞的整体“网络校正”。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两种药原本就已获批用于癌症治疗,不仅已有丰富的人体安全性数据,还能穿透血脑屏障。

当然,这项工作也并非没有挑战。CMap数据库基于癌细胞系,未必完全代表人脑环境;药效存在性别差异,雄性小鼠对单药敏感,雌性则需联用治疗,可能与雌激素调控机制有关;此外,目前双药联用患者样本较少,尚需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疗效。

但毫无疑问,这项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治疗打开了新纪元。研究团队已申请相关专利,并计划构建AI系统,根据患者分子分型定制个体化药物组合方案——譬如APOE4携带者或许更适合胶质靶向干预。随着单细胞组学和真实世界数据平台的进一步成熟,“一患一策”的AD精准治疗,或许真的不再遥远。

参考资料:

[1]Li Y, Pereda Serras C, Blumenfeld J, Xie M, Hao Y, Deng E, Chun YY, Holtzman J, An A, Yoon SY, Tang X, Rao A, Woldemariam S, Tang A, Zhang A, Simms J, Lo I, Oskotsky T, Keiser MJ, Huang Y, Sirota M. Cell-type-directed network-correcting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ell. 2025 Jul 15:S0092-8674(25)00737-8. doi: 10.1016/j.cell.2025.06.03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9527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906, encodeId=3b3422e49068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b02b6155e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来曲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557, encryptionId=b02b6155ec9, topicName=来曲唑),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26 12:25:48 CST 2025, time=12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2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ogy :Donanemab治疗引发脑部影像异常的机制与风险预测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Donanemab引发的ARIA特征、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管理策略,以期实现免疫治疗的安全持续。

研究发现:每天多坐一小时,大脑这里会加快萎缩,引发多种疾病!

研究表明久坐不仅增加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更是影响大脑健康、加速认知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重要隐患。

JAMA子刊: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则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评估了乳腺癌幸存者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及其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潜在联系。

JAMA Neurology :血液p-tau217在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表型中的意义

本研究以扎实的临床数据和严谨的统计分析,切实验证了认知症状分类在血浆p-tau217结果解读中的价值,为临床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树立了新的标杆。

震撼突破!暨南大学联合香港大学发布:枸杞提取物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改善视觉功能

研究发现高剂量枸杞水提物(LBE)可改善 AD 转基因小鼠的脑功能与视觉功能,减少 Aβ 和 Tau 沉积,机制与激活 WNT 通路相关。

中国青年学者一作兼通讯!最新Nature,短肽,解聚Tau纤维!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方法!

本文揭示了D-肽解聚tau纤维的独特机制。D-TLKIVWX肽通过自身形成mock-amyloid纤维,并在与AD-tau共组装时产生应变。

这个特点,是痴呆病变,还是正常衰老?来自百岁老人大脑的启发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百岁老人大脑内有Aβ沉积,而更高的Aβ负荷与认知能力降低有关;即使在最年长的个体中,Aβ和tau的相互作用也符合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骨麻征途】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后社区居住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

本研究旨在调查因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后出院的社区居住AD 患者与非 AD 患者在出院后 6 个月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

JAMA Neurology:血浆 p-tau217 精准锁定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前额颞叶痴呆诊断准确率超 89%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三种血浆生物标志物(p-tau217、NfL、GFAP)在多种临床谱系(包括AD 和FTLD相关综合征)中检测AD神经病理的表现,并探讨AD病理在不同临床综合征中的临床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AD):居家日常生活照护手册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护需注重日常生活协助、饮食调控、安全环境创设及照护者关怀,以延缓病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