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EMI術中冠脈內溶栓專家共識(2025)
基于2025年專家共識的規范化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改善高血栓負荷患者的心肌灌注,還能在控制出血風險的前提下改善長期預后。
心血管時間 - STEMI,溶栓 - 2025-07-23
深圳灣實驗室饒浪團隊JACS:金屬酚醛外膜囊泡用于腫瘤放射免疫治療
深圳灣實驗室團隊開發金屬酚醛外膜囊泡(Hf-OMVs),聯合放療增強腫瘤治療,緩解乏氧、增敏放療并調節免疫,效果顯著。
BioMed科技 - 金屬酚醛外膜囊泡,腫瘤放射免疫治療 - 2025-07-22
Nature:大腦每日“重啟”的底層代碼:不是為了清空內存,而是為了修復能量系統
研究發現睡眠壓力源于特定神經元(dFBNs)線粒體的電子盈余,清醒時電子傳遞鏈擁堵致 ROS 累積,睡眠可修復,線粒體形態動態調控睡眠。
生物探索 - 線粒體,睡眠壓力 - 2025-07-19
ADC的“阿喀琉斯之踵”:耐藥機制全解析
抗體偶聯藥物(ADC)在癌癥治療中成效顯著,但晚期患者易耐藥,其機制可分為抗原表達變化、ADC 處理及有效載荷變化,為后續研究提供方向。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耐藥性機制 - 2025-07-18
Nature Medicine:破譯衰老與遺忘的密碼:一部前所未有的“人體蛋白質地圖集”如何改寫神經科學的未來
全球神經退行性疾病蛋白質組學聯盟構建大型數據庫,發現多種疾病相關蛋白特征及器官衰老差異,助力診斷與藥物研發。
生物探索 - 蛋白質組學,神經退行性疾病 - 2025-07-18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陳巍海教授JACS:生物礦化的工程細菌外膜囊泡作為cGAS-STING通路的納米激動劑增強抗腫瘤免疫治療
武漢大學團隊研發生物礦化工程菌外膜囊泡 OMVs@MnCaP-FA,能消耗腫瘤乳酸、激活 cGAS-STING 通路,增強抗腫瘤免疫。
BioMed科技 - 腫瘤免疫治療,工程細菌外膜囊泡 - 2025-07-06
血腦屏障的組成及臨床意義
血腦屏障(BBB)由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等構成,具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等功能,其破壞與腦腫瘤等疾病相關;中樞神經系統炎癥分三類;軸突運輸包括快速順行、逆行及慢速順行運輸。
疼痛康復研究 - 血腦屏障,中樞神經系統炎癥 - 2025-06-30
Nature:癌細胞的“魔鬼交易”:從神經元“竊取”能量工廠,開啟致命遠征
《Nature》研究發現,神經元可通過隧道納米管向癌細胞轉移線粒體,增強其能量代謝、干性及抗應激能力,促進癌癥轉移,尤其在腦轉移灶中富集。該發現為阻斷癌癥轉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癌癥轉移,線粒體轉移 - 2025-06-29
腫瘤細菌免疫治療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方向
細菌免疫治療憑借腫瘤靶向性與免疫激活特性成為癌癥治療新方向。工程化細菌通過基因編輯等手段可優化靶向性、免疫調節能力及安全性,且能與化療、放療等聯合增強療效,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小藥說藥 - 細菌免疫治療,腫瘤靶向性 - 2025-06-16
Biomaterials:湖南大學王青研究發現膜雜交工程化外泌體增強血腦屏障穿透并多途徑改善阿爾茨海默癥
基于膜雜交的工程化外泌體克服了傳統藥物載體對中樞神經系統滲透性差、靶向性不足的缺點,為AD的多通路干預提供了潛在平臺。
iNature - 阿爾茨海默癥,血腦屏障 - 2025-05-17
Dermatol Ther:卡泊三醇與二丙酸倍他米松復方 PAD 乳膏的最佳應答者與超級應答者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病,不僅會引發皮膚癥狀,還會對患者的心理及社會生活產生顯著影響。盡管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已有諸多進展,但在過去幾十年間,銀屑病的患病率、發病率以及患者承受的疾病負擔卻呈上升趨勢。
MedSci原創 - 2025-05-05
Adv Sci:中國科學院朱墨桃/王萌/中國海洋大學常菁研究開發了一種治療乳腺癌的有效納米劑
該研究在患者和動物模型的乳腺癌腫瘤中檢測到了銅水平升高,具體表現為帶狀空間模式。
iNature - 乳腺癌,銅水平 - 2025-05-02
【協和醫學雜志】線粒體自噬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本文回顧近年來線粒體自噬與VCI病理特征的關系研究,分析其在VCI中的調控機制,探討以線粒體自噬為靶點的潛在治療策略。
協和醫學雜志 - 血管性認知障礙,線粒體自噬 - 2025-04-26
【衡道丨筆記】《淋巴造血組織中易誤診為淋巴瘤的反應性病變體系化課程》第四講筆記:B細胞為主瘤樣病變(3)
Castleman病包含多種病因不同的疾病,分為單中心和多中心型,介紹各型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闡述IL-6與CD及腫瘤關聯,說明IL-6抑制劑在相關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衡道病理 - 病理特征,Castleman病 - 2025-04-23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6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