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泊利單抗治療下兒童哮喘殘余加重機制揭秘
本研究旨在揭秘美泊利單抗作為抗IL-5生物制劑治療哮喘過程中,兒童仍出現急性加重的潛在分子機制。
MedSci原創 - 哮喘,美泊利單抗 - 2025-07-23
N Engl J Med:肺結節病一線治療新證!甲氨蝶呤非劣于潑尼松,療效與安全性并重
本研究首次證實甲氨蝶呤作為肺結節病一線治療藥物的非劣性療效,為已經高度依賴潑尼松的治療現狀帶來變革。
MedSci原創 - 甲氨蝶呤,潑尼松,肺結節病 - 2025-07-23
論文解讀 | Baicheng He/Fang He教授團隊揭示SIRT5通過穩定HIF-1α增強BMP9成骨誘導潛力的分子機制
本研究探討了SIRT5在增強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MEFs)中BMP9成骨能力中的潛在作用,并解碼了其背后的分子機制。
Genes and Diseases - SIRT5,BMP9 - 2025-07-23
EJE:特發性矮小癥治療新突破:基于生長激素敏感性的精準策略及療效分析
本研究填補了對于ISS中低IGF-1患者rhGH療效的實證分析空白,為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特別是為那些尚未獲批rhGH適應癥地區的治療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據。
MedSci原創 - 生長激素,特發性矮小癥 - 2025-07-23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研究進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多系統自身免疫病,異質性強。現有治療含傳統藥物及生物制劑,新策略聚焦免疫調節等,聯合用藥與精準治療成趨勢。
小藥說藥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 - 2025-07-22
專家論壇|扈曉宇:中醫治療肝衰竭60年——從臨床洞見到科學發現
本文系統綜述中醫藥治療肝衰竭的臨床實踐與機制研究進展,以期為優化診療策略提供新視角。?
臨床肝膽病雜志 - 肝衰竭 - 2025-07-22
偏頭痛:規范防治需從您我做起!
偏頭痛是高致殘神經系統疾病,我國診斷率低。2025 年患者版指南涵蓋診治與管理,助患者自查,強調規范治療以降低并發癥風險。
神經科學論壇 - 偏頭痛 - 2025-07-22
Adv Sci:南京大學畢艷等人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抑制脂肪肝形成
該研究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了催乳素對脂肪肝的生物學效應,并提出了一種仿生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周期性地釋放催乳素,以抑制肝臟中的脂質蓄積。
iNature - 脂肪肝,光熱響應核殼微針 - 2025-07-22
SDR42E1基因調控維生素D代謝與癌癥機制的新發現 —— 基于 CRISPR/Cas9 模型的多組學研究
本研究首先從功能基因組學角度深入揭示了SDR42E1在維生素D吸收、膽固醇代謝及相關腫瘤信號通路中的核心調控作用。
MedSci原創 - 維生素 D ,SDR42E1基因 - 2025-07-22
Nature Genetics:血液里的“定時炸彈”:研究揭示引爆遺傳風險的“雷管”——克隆性造血
研究發現生殖系變異會促進特定體細胞突變引發的克隆性造血,二者協同顯著增加血液腫瘤風險,為精準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
生物探索 - 體細胞突變,生殖系變異 - 2025-07-22
Adv Sci:浙江大學胡麗丹等團隊研究發現F3A3是子宮內膜癌中一種新型的致癌調節因子
本文表明,SF3A3在EC組織中頻繁過表達,并加速EC進展和順鉑耐藥性。從機制上講,SF3A3至少部分通過調節fos原癌基因AP-1轉錄因子亞基的AS來調節細胞凋亡并導致耐藥性。
iNature - 子宮內膜癌,F3A3 - 2025-07-22
Cell:酸性組織微環境可能是慢性炎癥的重要肇事者
炎癥,是人體對抗外來病原體和損傷的重要“防線”,它能夠有效維護機體健康,并清除潛在的威脅。然而,炎癥反應如果失控,便可能演變成組織損傷、慢性疾病甚至癌癥,成為醫學研究的焦點。許
MedSci原創 - 炎癥,微環境,酸性微環境 - 2025-07-22
Chinese Medicine:多組學與機器學習揭示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的“基因-蛋白-代謝物”網絡
研究深刻揭示了氣虛血瘀證在現代醫學分子水平上的體現,推動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精準醫學的有效融合。
MedSci原創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 - 2025-07-21
JACC-BTS述評 | 編輯述評賈恩志教授團隊PGAM5-ANGPTL3研究:巨噬細胞“脂炎軸”揭示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
目前對于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在巨噬細胞中的調控機制,特別是其與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PGAM5)的相互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