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南京大學畢艷等人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抑制脂肪肝形成
該研究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了催乳素對脂肪肝的生物學效應,并提出了一種仿生光熱響應核殼微針,可周期性地釋放催乳素,以抑制肝臟中的脂質蓄積。
iNature - 脂肪肝,光熱響應核殼微針 - 2025-07-22
Endoscopy:人工智能助力胃腸鏡精準分級胃腸上皮化生,加速胃癌風險分層新時代
本項研究深具臨床應用前景,在胃腸腫瘤早期診斷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MedSci原創 - 胃鏡,胃癌風險分層 - 2025-07-2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Nature:比專家更專業!基于超百萬數據的深度學習模型EchoNext,可從心電圖中高效、準確識別多種心臟病
研究開發出深度學習模型 EchoNext,用超百萬份心律和影像記錄訓練,能精準檢測多種結構性心臟病,性能穩定且優于醫生,還公開數據助力研究。
測序中國 - 結構性心臟病,深度學習 - 2025-07-22
【麻海新知】成人心臟手術術中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的注意事項:美國心臟協會科學聲明
2025年7月,由美國心臟協會(AHA)組織撰寫了新版的科學聲明,全面總結了術中 TEE 在成人心臟手術中的最新適應證、其對臨床結局的影響,以及在不同類型手術中應用 TEE 時應重點關注的具體事項。
古麻今醉網 -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 2025-07-21
BMJ Medicine:孕中期宮頸長度是雙胎自然早產的獨立預測指標,線性關聯挑戰傳統閾值
首次系統且嚴謹地揭示了孕中期宮頸長度與無癥狀雙胎自然早產風險的連續線性關聯,打破了以往基于固定宮頸長度閾值的傳統風險分層范式。
MedSci原創 - 宮頸長度,雙胎自然早產 - 2025-07-21
最新Nature,腸道微生物群中的抗腫瘤“明星”!
本文揭示了YB328在增強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機制。YB328通過激活CD103+CD11b?cDCs,促進其成熟和遷移到腫瘤微環境中,并激活腫瘤特異性CD8+?T細胞,從而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BioMed科技 - 腫瘤微環境,YB328 - 2025-07-21
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可用免疫調節劑全面梳理
免疫調節劑是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可以用于治療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亂所引起的疾病,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藥物。
MedSci原創 - 呼吸道感染,免疫調節劑 - 2025-07-21
JAMA 子刊:AI賦能黑色素瘤淋巴細胞浸潤評估,提升診斷一致性與預后價值
本研究代表著當前黑色素瘤TIL評估領域最大的多中心、多操作員AI驗證項目,首度系統比較了AI算法與傳統路徑學家的評分一致性及臨床預后價值。
MedSci原創 - 黑色素瘤,淋巴細胞浸潤 - 2025-07-20
清華大學李舟/中科院大學封紅青團隊《AM》:壓電可注射抗粘附水凝膠促進肌腱損傷的內源性愈合
團隊研發壓電可注射抗粘連水凝膠,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超聲激發壓電纖維促進內源性修復,助力肌腱功能恢復。
BioMed科技 - 肌腱損傷,壓電可注射抗粘連水凝膠 - 2025-07-20
卡非佐米為基礎的三藥和四藥方案治療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現狀和未來
KRd三藥方案的數據及聯合CD38單抗的四藥方案數據整理如下。相信隨著更多證據的積累,KRd方案及其四藥方案可能會在未來歐洲和更多指南中被推薦用于NDMM患者。
聊聊血液 - 多發性骨髓瘤,卡非佐米 - 2025-07-20
Nature:病毒也怕“內耗”?研究揭秘噬菌體的“護娃”新策略:反克洛諾斯效應
噬菌體通過表達 Zip 蛋白等機制封鎖細菌受體,避免后代重感染同類宿主(反克洛諾斯效應),依賴宿主群體感應調控,是廣泛存在的生存策略。
生物探索 - 噬菌體,反克洛諾斯效應 - 2025-07-20
【產麻新譚】開發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剖宮產術后鎮痛不足和不良反應的高危因素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模型,旨在預測這些相關因素,進而優化產科手術的麻醉管理.
古麻今醉網 - 剖宮產,術后鎮痛 - 2025-07-20
【TCT】異基因干細胞移植預處理期間血流感染的發生率、風險因素和結局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開展研究,確定了預處理階段 BSI 的發生率及其相關的危險因素,并確定可增強早期預后的關鍵因素。
聊聊血液 -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血流感染 - 2025-07-2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