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和结局

2025-07-20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研究,确定了预处理阶段 BSI 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确定可增强早期预后的关键因素。

血流感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疾病的关键方法。然而,血流感染(BSI)是allo-HSCT患者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在移植前的预处理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据报道,BSI的发生率为9.2-46.2%,死亡率为16.7-53.9%,且随着耐药株的增加,死亡率有恶化趋势。

中国有94%的半相合移植使用北京方案,包含ATG。据报道,81.0%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基于 ATG 的预处理过程中出现非感染性发热,导致临床医生在识别发热是否归咎于感染方面具有挑战性。因此,评估预处理期间血流感染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研究,确定了预处理阶段 BSI 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确定可增强早期预后的关键因素。近日发表于《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该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23年9月间2395名连续allo-HSCT受者,排除接受第二次allo-HSCT的患者。收集了所有入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并发症等信息。BSI定义需通过血液培养分离出细菌或真菌病原体。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比较BSI和非BSI患者的临床结局,还分析了BSI的风险因素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微生物 (CRO) BSI的特定风险因素。

患者特征:共纳入了2395名患者,中位年龄为35岁(范围3-66岁),其中57.1%为男性。绝大多数allo-HSCT(95.8%)来源于外周血,87.8%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超过一半的allo-HSCT(55.7%)为单倍体相合供者(HID),其次为HLA相合同胞供者(37.7%),以及非血缘供者(UD)(6.6%)。80.1%的患者接受了包含ATG的预处理方案。绝大多数发生BSI的患者(96.5%)接受基于ATG的预处理。

BSI发生率:113名患者(累积发生率5.7%)在预处理阶段发生BSI,中位至发病时间为移植前第2天。未发生多发BSI。

2.jpg

微生物学特征:革兰阴性菌(GNB)是最主要的病原体(73.5%,83/113),其次是革兰阳性菌(GPB)(18.6%,21/113),多微生物BSI占8.0%(9/113)。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O)占感染的15.9%(18/113)。此外,GNB BSI 中 CRO BSI 病例比例从2013-2016年的10.0%(2/20) 增加至2017-2020年的20.7%(6/29),随后缓慢上升至2021-2023年的23.3%(10/43)。GNB 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比例最高,为33.3%;对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

3.jpg

临床结局:经过PSM,BSI和非BSI患者的28天OS率分别为94.7%和99.7%(p<0.001)。

风险因素及风险分层: 预处理期间BSI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ATG介导的预处理(HR=5.556)、再生障碍性贫血(AA;HR=1.937)、HCT-CI≥2(HR=2.784)和预处理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7天((HR=2.503)。将患者分为低危(0个因素±ATG,预处理期间BSI累积发生率3.3%)、中危(ATG+1个因素,9.3%)和高危(ATG+≥2个因素,21.4%)。

BSI对生存的影响:BSI显著降低28天生存率(94.7% vs 99.7%,p<0.001),BSI患者的死亡率为5.3%(6/113)。CRO BSI的28天生存率低于非CRO BSI患者(76.5% vs 97.9%,p<0.001)。

4.jpg

CRO BSI的风险因素:先前的CRO定植可独立预测CRO BSI(OR 28.587,p=0.003)。

治疗策略的影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90.9% vs 42.9%,p=0.047)和基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的根治性方案(100% vs 50%,p=0.036)可改善早期生存。

讨论&总结

BSI监测:应优先监测接受ATG为基础发难预处理的患者,特别是患有AA、HCT-CI≥2或预处理前中性粒细胞减少≥7天的患者。

CRO筛查和治疗:鉴于预处理阶段CRO BSI的主要死亡风险,移植前CRO筛查至关重要,根治性治疗如CAZ-AVI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Ling Pan , Jia Li , Qingsong Lin , Xiaomeng Feng , Xueyuan Li , Guixin Zhang , Sisi Zhen , Yuqing Cui , Jieru Wang , Yuping Fan , Tingting Zhang , Yigeng Cao , Wenbin Cao , Aiming Pang , Donglin Yang , Xin Chen , Rongli Zhang , Jialin Wei , Qiaoling Ma , Weihua Zhai , Yi He , Mingzhe Han , Erlie Jiang , Sizhou Feng ,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during conditioning phase befor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2025), doi: https://doi.org/10.1016/j.jtct.2025.05.02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134, encodeId=79d522e41346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50849e666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 <a href='/topic/show?id=d88b891e3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流感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766, encryptionId=850849e666e, topicNam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TopicDto(id=89173, encryptionId=d88b891e376, topicName=血流感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0 20:04:40 CST 2025, time=2025-07-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MT】天津血研所回顾性研究,MDS-h和MDS-LB患者的移植后结局及输血依赖情况

针对WHO2022新增的MDS-h和MDS-LB亚型,研究分析其allo-HSCT结局及TD情况,发现IPSS-M与TD关联更强,移植可改善预后,优化预处理或提升疗效。

胡晓霞/曹阳/赵妍敏教授等探索来特莫韦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EBV感染的影响

国内学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来特莫韦预防与allo-HCT受者EBV再激活的关系,评估了来特莫韦对allo-HCT后EBV感染的影响。

AJH: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谱系特异性嵌合可预测移植后流式MRD持续阴性患者的移植结局

国内学者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MRD监测与谱系特异性供者嵌合状态对于allo-HSCT的预测价值。

【BJH】中国多中心研究使用EASIX评分预测老年患者allo-HSCT的非复发死亡率和重度感染

浙江省12家移植中心开展研究,在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0岁中评估了EASIX评分的性能。

【AJH】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和骨髓纤维化的最新进展

本文提供了关于 HCT 治疗 MDS 和 MF 的当代进展,强调了对疾病生物学、标准治疗和建议的最新见解。

中国科大附一院朱小玉教授团队探索异基因双阴性T细胞预防AML移植后复发新策略

国内学者启动了一项I期临床试验,研究第三方健康供者来源的DNT细胞输注对于具有移植后复发高危因素的AML患者预防移植后复发的潜力。

【柳叶刀血液病学】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EBMT建议

EBMT 发布 PTCL 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南,涵盖一线巩固、复发难治处理、供者选择等,推荐适合患者尽早移植,减低强度预处理,为临床提供规范。

Chin Med J:孩子做过移植,疫苗需要“重打”一遍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队追踪患儿疫苗再接种及其预防效果

本文介绍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应如何评估,以及疫苗接种的具体建议,并回顾分析了这类孩子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和效果,看看是否安全和有效。

【JCO】对于当代标准定义的儿童高危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获益

儿童肿瘤学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COG)开展了一项交叉研究分析,以确定HSCT是否能改善当代定义的高危AML患者的预后。

中国多中心研究,在移植前达CR1且高危AML患者中对比维奈克拉+阿扎胞苷与强化疗

国内学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对移植前达CR1且高危的AML的大型患者队列进行分析,旨在比较接受VEN-AZA和IC治疗的预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