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青少年單、雙相抑郁障礙患者外周血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
本研究探討青少年MDD和BD抑郁發作患者的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為闡明炎癥假說在MDD和BD的發病機制提供依據。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青少年,雙相障礙 - 2025-07-27
【協和醫學雜志】人體脂肪分布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
進一步分析脂肪分布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旨在為肥胖/超重人群頸動脈硬化的防控提供理論依據。
協和醫學雜志 - 脂肪分布,頸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7
J Am Heart Assoc:腦脊液 β- 淀粉樣蛋白助力腦淀粉樣血管病相關出血風險評估
腦脊液中的Aβ40和Aβ42水平顯著降低與復發性腦出血風險,腦脊液Aβ42/40比例在輔助診斷可能CAA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準確性,成為對MRI無法實施患者的重要補充診斷工具。
MedSci原創 - 腦出血,β-淀粉樣蛋白,CAA - 2025-07-26
華人學者最新Cell: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抗癌藥顯奇效!兩款“老藥”聯合新用,有望恢復記憶力,逆轉疾病多細胞病變
研究提出 “細胞類型導向的網絡校正療法”,用抗癌藥來曲唑與伊立替康聯合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在動物模型中逆轉記憶損傷,多維度緩解病理。
MedSci原創 - 阿爾茨海默病,來曲唑 - 2025-07-26
阿爾茨海默病(AD):居家日常生活照護手冊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照護需注重日常生活協助、飲食調控、安全環境創設及照護者關懷,以延緩病情、提升生活質量。
神經科學論壇 - 阿爾茨海默病,日常照護 - 2025-07-25
Nature:腸道“造物”,血管“遭殃”:研究揭示血脂不高,血管為何還會堵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代謝物 ImP 通過激活免疫炎癥驅動動脈粥樣硬化,是獨立風險因素,靶向其受體或成新療法。
生物探索 - 動脈粥樣硬化,腸道菌群 - 2025-07-25
論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腸道菌群特征及其與心理因素相關性研究
本研究希望通過對PD、dPD以及MDD患者腸道菌群差異性的探索,找到差異菌群,并進一步探索dPD患者的心理彈性、反芻思維等心理因素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為dPD患者的診治和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帕金森病,重性抑郁障礙 - 2025-07-24
運動越久活得越久?錯!45 年研究發現:短期運動有用,長期過量反致命
研究顯示運動與壽命呈 U 型關系,適度運動更利于長壽,過度或久坐均加速衰老,且需結合健康生活方式。
MedSci原創 - 運動,壽命 - 2025-07-24
“我只是摔了一跤,卻差點送命!”反復出血、視力模糊、肺纖維化……她被確診為一種連醫生都罕見一見的遺傳病!
28 歲女性因出血不止、視力模糊等癥狀確診 Hermansky-Pudlak 綜合征,該病為罕見常隱遺傳病,表現為出血傾向、眼皮膚白化病及肺纖維化等并發癥,需對癥治療與遺傳咨詢。
MedSci原創 - Hermansky-Pudlak綜合征,出血傾向 - 2025-07-24
Eur J Neurol:中國 CADASIL 患者腦出血研究:p.R544C 突變的關聯及危險因素分析
ICH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CADASIL患者的常見臨床表現。高血壓、SVD 總分和 p.R544C 突變與 CADASIL ICH 相關。
MedSci原創 - 高血壓,腦出血,CADASIL,p.R544c - 2025-07-24
Nature:別只怪抗生素了!研究發現更多藥物在影響你的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非抗生素藥物可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削弱定植抗性,增加腸道感染風險。地高辛通過激活宿主 RORγt 上調 BD-39,清除關鍵菌 SFB,抑制 Th17 免疫反應,該機制在人源化模型中保守。
生物探索 - 腸道微生物組,非抗生素藥物 - 2025-07-24
專家論壇|李海:新技術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病程管理中的轉化與落地
對于進展期ACLF的治療路徑也在逐步擴展,從創新性藥物的開發,到生物人工肝和干細胞的應用,都已在臨床研究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均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正式落地。
臨床肝膽病雜志 - 早期診斷,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 2025-07-23
Cell:開啟腦科學“高保真”時代:從模糊混響到清晰合奏,我們終于能聽懂大腦了
研究團隊開發 TEMPO 技術(含 uSMAART 光纖系統和介觀顯微鏡),突破傳統限制,實現自由活動動物特定神經元高頻電活動的高靈敏記錄,揭示腦電波耦合及傳播新機制。
生物探索 - 腦電波,神經元活動 - 2025-07-23
專家論壇|扈曉宇:中醫治療肝衰竭60年——從臨床洞見到科學發現
本文系統綜述中醫藥治療肝衰竭的臨床實踐與機制研究進展,以期為優化診療策略提供新視角。?
臨床肝膽病雜志 - 肝衰竭 - 2025-07-22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