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振奮!西南交通大學首次揭示:肉蓯蓉中的活性成分PG,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和靶向關鍵基因顯著降低哮喘小鼠的炎癥反應!
近期,一項究通過多學科方法,包括轉錄組學、質譜分析、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以及動物和細胞實驗驗證,探索了肉蓯蓉在哮喘治療中的潛力及其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哮喘,肉蓯蓉 - 2025-07-25
Science:從源頭看懂食物過敏:生命早期的一波Thetis細胞浪潮,決定你一生的飲食自由
研究發現 Thetis 細胞(尤其是 TC IV 亞型)在生命早期通過誘導調節性 T 細胞(pTreg)主導口服耐受形成,其數量高峰構成耐受建立的 “黃金窗口期”,為食物過敏防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免疫耐受,食物過敏,口服耐受 - 2025-07-25
Nature:別只怪抗生素了!研究發現更多藥物在影響你的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非抗生素藥物可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削弱定植抗性,增加腸道感染風險。地高辛通過激活宿主 RORγt 上調 BD-39,清除關鍵菌 SFB,抑制 Th17 免疫反應,該機制在人源化模型中保守。
生物探索 - 腸道微生物組,非抗生素藥物 - 2025-07-24
廈門大學楚成超/劉剛團隊《Nano Letters》:構筑仿生抗氧化眼藥水,光觸發 CO 釋放精準調控眼部微環境
該團隊發現眼部氧化應激與炎癥反應在?CNV 發生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基于此,該團隊創新性地提出利用光觸發一氧化碳(CO)釋放的納米藥物,實現眼部微環境的精準調控。
BioMed科技 - 角膜新生血管,仿生抗氧化眼藥水 - 2025-07-23
蘇州科技大學陳博/蘇大附二院甘蕾、陳志剛/西交利物浦大學薛璇團隊:仿生3D水凝膠支架的制備過程及用于體外失巢凋亡抵抗機制研究
研究團隊開發仿生復合水凝膠支架 GHP4a,模擬結直腸癌微環境,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形成球體并產生失巢凋亡抵抗,揭示 FAK/PI3K/Akt 通路的核心作用,為機制研究和治療提供工具。
BioMed科技 - 結直腸癌,仿生水凝膠 - 2025-07-2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Nature Genetics:血液里的“定時炸彈”:研究揭示引爆遺傳風險的“雷管”——克隆性造血
研究發現生殖系變異會促進特定體細胞突變引發的克隆性造血,二者協同顯著增加血液腫瘤風險,為精準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
生物探索 - 體細胞突變,生殖系變異 - 2025-07-22
JACC-BTS述評 | 編輯述評賈恩志教授團隊PGAM5-ANGPTL3研究:巨噬細胞“脂炎軸”揭示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
目前對于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在巨噬細胞中的調控機制,特別是其與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PGAM5)的相互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1
退燒竟是假象?1歲兒童麻疹感染后遭遇“細菌+真菌”雙重絞殺,肺竟“漏氣”!
1 歲 5 個月男童接觸麻疹患者后發病,確診重癥麻疹肺炎等,經抗感染、呼吸機支持等治療好轉,無嚴重后遺癥。
感染前沿 - 呼吸衰竭,重癥麻疹肺炎 - 2025-07-21
【ASCO教育文集】血液系統癌前狀態(MGUS、MBL和CH)的診斷、風險分層、臨床意義和管理
《ASCO Educational Book》近日發表文章,闡述了MGUS、MBL和CH的診斷、風險分層、臨床意義和管理。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癌前狀態 - 2025-07-21
圍透析期患者貧血治療:促紅細胞生成素為何更“護心”?
《Peridialytic Erythropoietin versus Roxadustat in Hemodialysis-Depen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
網絡 - 2025-07-21
阿司匹林、降壓藥、五朵金花...一文總結心血管常用藥物最佳服藥時間!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也特別強調了藥物規范化應用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了合理的給藥時間安排。
心血管時間 - 阿司匹林,降壓藥 - 2025-07-20
Cell Genom:劉博翔團隊發文揭示生活方式干預如何影響亞洲人骨骼肌中的基因調控
該研究構建了亞洲人群中首個結合縱向干預設計的遺傳調控與轉錄組數據庫,為深入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響代謝疾病發表機制提供了堅實的分子層面證據。
測序中國 - 生活方式干預,骨骼肌 - 2025-07-2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