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免疫外掛”已上線!王峰教授揭秘免疫聯合治療的前沿探索
在2025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年度進展研討會(BOC/BOA)上,【醫悅匯】有幸邀請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做客對話大咖分享結直腸癌免疫聯合治療的最新進展及多項前沿研究成果。
醫悅匯 - 結直腸癌,免疫聯合治療 - 2025-07-23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60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后良好
法國學者開展登記組研究,分析了316例≥60歲ALL患者接受alloHSCT的生存情況。
聊聊血液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 - 2025-07-23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研究進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多系統自身免疫病,異質性強。現有治療含傳統藥物及生物制劑,新策略聚焦免疫調節等,聯合用藥與精準治療成趨勢。
小藥說藥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 - 2025-07-2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帶你深入了解PD-1的生物學
PD-1 于 1992 年被發現,其與配體作用可抑制 T 細胞活性,腫瘤細胞借此逃避免疫。PD-1 抑制劑可阻斷該通路,已用于多種癌癥治療,新輔助等應用前景可期。
小藥說藥 - PD-1,免疫檢查點 - 2025-07-21
JTO:拉澤替尼 vs 奧希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雙盲探索性分析
該研究是三代EGFR-TKI藥物首次通過隨機、雙盲設計進行的直接對比,彌補了此前缺乏高證據水平頭對頭比較的空白。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奧希替尼,拉澤替尼 - 2025-07-21
Nature Medicine:癌癥診斷的“獨行俠”:RNA測序如何憑一己之力改寫游戲規則
研究表明靶向 RNA 測序可作為癌癥分子診斷的 “獨行俠”,能高效檢測基因融合、突變等,指導治療,簡化流程,適配臨床樣本。
生物探索 - 癌癥診斷,靶向RNA測序 - 2025-07-21
13%癌癥患者活過20年!長期隨訪數據揭示,這兩類胃腸間質瘤患者生存期直接翻倍
本次中位時間超18年隨訪結果顯示,伊馬替尼可為超過10%的晚期GIST患者帶來20年的生存獲益。未來應考慮對開發合適的預測工具,以早期發現更可能從伊馬替尼治療中長期獲益的患者。
醫學新視點 - 胃腸間質瘤 - 2025-07-20
EGFR突變肺腺癌發生鱗狀細胞癌轉化,連續基因檢測發現FGFR1/NSD3擴增,或為轉化驅動基因
本病例報告重點描述了在多次活檢標本中觀察到的基因變異,并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述。
蘇州繪真醫學 - 肺腺癌,EGFR突變 - 2025-07-19
CA Cancer J Clin: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從早期到晚期疾病的個性化管理新進展
這篇綜述極具權威性與前瞻性,全面覆蓋從早期輔助到晚期耐藥管理的最新進展,尤其強調了多代EGFR-TKI及其聯合方案的地位,進一步完善了EGFR突變NSCLC的治療算法。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osimertinib - 2025-07-19
2025 ACR適當性標準?白血病的分期和隨訪
白血病患者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觀察、化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單克隆抗體和放射治療。本文為美國放射學會發布的關于白血病的分期和隨訪的適當性標準。
Reston (VA):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 白血病 - 2025-07-17
Nat Med:北京大學魯智豪研究發現BL-B01D1治療轉移性食管鱗癌療效顯著且安全可控
該研究展示了 BL-B01D1 在 82 例既往接受過 ESCC 治療的患者中進行的 I 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iNature - 食管鱗狀細胞癌,BL-B01D1 - 2025-07-16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學GPT”顛覆肺癌診斷,讓三周等待縮短為44分鐘?
EAGLE 模型可快速從肺腺癌病理切片中檢測 EGFR 突變,泛化能力強,優化診斷流程,減少檢測需求,具臨床轉化價值。
生物探索 - 肺腺癌,EAGLE模型 - 2025-07-1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