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人類首次實現:用“專屬食物”精準遙控腸道內的活體藥物
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使其依賴紫菜聚糖定植并降解草酸鹽,實現可控腸道定植與清除,人體試驗顯潛力但需解決突變等問題。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活體藥物 - 2025-07-26
“暴力”減肥后體重反彈之謎被破解?Nature連發兩篇:胖過一次,身體就會“銘記”;且減肥后促炎巨噬細胞持續潛伏,引爆體重反彈
減肥大業任重道遠
MedSci原創 - 脂肪細胞,組蛋白修飾,促炎巨噬細胞 - 2025-07-21
述評|王憲波:中西醫結合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病程管理中的特色和優勢
本文將系統闡述中西醫協同在ACLF不同病程階段的整合干預策略,為構建ACLF多學科協作診療體系提供新的思路。
臨床肝膽病雜志 - 中西醫結合,慢加急性肝衰竭 - 2025-07-16
4種熱門減重飲食,對血壓影響解密!第二種爭議最大……
研究表明,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間歇性禁食、生酮等飲食模式可減重降壓,需依人群選擇,同時控隱形鹽。
全科學苑 - 高血壓,飲食模式 - 2025-07-16
一把開心果的神奇力量:夜間食用竟能改變糖尿病前期人群腸道菌群
研究顯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夜間吃 57 克開心果,12 周后腸道菌群結構改變,有益菌增多、潛在有害菌減少,或有益代謝健康,短期對血糖血脂影響不明顯。
MedSci原創 - 糖尿病前期,開心果 - 2025-07-12
【論著】|261例局限期食管小細胞癌患者的臨床、預后及治療模式分析
本文旨在了解其生存狀態、預后因素及失敗模式,分析其治療模式,從而為LS-SCEC患者的臨床預后判斷和治療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中國癌癥雜志 - 局限期,食管小細胞癌 - 2025-07-12
重磅綜述丨鉛暴露健康風險再評估,解析兒童與成人血鉛升高的主要來源
研究系統梳理了全球血鉛水平與多種鉛暴露源之間的關聯,揭示了鉛污染的復雜多因素特征。
MedSci原創 - 鉛暴露 - 2025-07-10
研究發現:這些方便食品,好吃,但害處不小!
超加工食品因便捷等特點流行,卻含高糖等成分及添加劑,易致依賴,增加心腎等慢性病風險,需控量并優選天然食材。
國際科學 - 健康風險,超加工食品 - 2025-07-09
一杯果汁=養壞菌?Nutrients研究揭露:短期喝果汁如何悄悄改變體內 "微生物江湖"
最近,一項發表在《Nutrients》雜志上的研究,就揭開了榨汁飲食與我們體內微生物組的神秘聯系。
MedSci原創 - 微生物,果汁 - 2025-07-09
Nature Medicine:沒有安全閾值:你愛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雞,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研究表明,加工肉、含糖飲料和反式脂肪酸無安全攝入閾值,每日 50 克加工肉增 2 型糖尿病 30%、結直腸癌 26%,250 克含糖飲料增糖尿病 20%。
生物探索 - 加工肉類,慢性病風險 - 2025-07-05
Science:顛覆性“體內”CAR-T療法誕生!一針“編程”免疫細胞,或將終結癌癥與自身免疫病!
《Science》研究用靶向脂質納米顆粒遞 mRNA 至體內 T 細胞,直接生成 CAR-T 細胞,在小鼠和食蟹猴模型中有效控制腫瘤、清除 B 細胞,為癌癥和自身免疫病治療提供新策略。
生物探索 - 自身免疫病,CAR-T細胞 - 2025-06-26
eGastroenterology:從更名革命到靶向治療——EASL指南執筆者Frank Tacke教授帶您解讀MASLD
以期為國內外MASLD領域的臨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參考。
eGastroenterology - MASLD,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 - 2025-06-19
老祖宗說 “夏吃姜” 果然有科學!姜辣素消暑同時降血脂,逆轉血管炎癥
姜含姜醇、姜辣素等成分,具抗氧化、抗炎、調節血脂等作用,能改善血糖、血壓及血脂水平,對心血管健康有益,每日攝入不超 4 克較安全,其藥食同源價值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MedSci原創 - 心血管疾病,姜 - 2025-06-18
為什么甜甜的荔枝吃多了,反而容易出現低血糖?
蘇東坡說的“日啖荔枝三百顆”,這是真實的嗎?其實這是文學描述方法,并不是真實的。如果真是每天吃三百顆荔枝,很有可能會患上“荔枝病”。
MedSci原創 - 水果,荔枝,荔枝病 - 2025-06-18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