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這樣的磨玻璃結節雖小,但風險并不小,是需要相對積極些手術的!
60 歲男性發現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隨訪無好轉,因細毛刺征等提示惡性,術后確診浸潤性腺癌,強調形態特征比大小更關鍵。
葉建明說結節 - 浸潤性腺癌,肺磨玻璃結節 - 2025-07-20
七歲男童罹患髓母細胞瘤,基因檢測助力分子分型之余,檢出MLH1胚系雜合變異確診林奇綜合征
本病例是第三例林奇綜合征合并髓母細胞瘤病例,為林奇綜合征相關的癌癥提供了額外證據,并為患者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蘇州繪真醫學 - 髓母細胞瘤,林奇綜合征 - 2025-07-18
繪真約大咖 | 寧忠華教授:聚焦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為什么都需要注重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在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中意義重大,可輔助腦膠質瘤、髓母細胞瘤等多種腫瘤的分型、分級、治療指導及預后評估,推動精準診療。
蘇州繪真醫學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基因檢測 - 2025-07-18
罕見病例:教訓太深刻了!規律隨訪6年,做了無數次CT,肺結節仍延誤至轉移!
患者肺結節隨訪 6 年,因多次評估延誤,術后確診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結轉移,提示實性結節需警惕緩慢進展的惡性可能,隨訪需結合多特征判斷。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腺癌 - 2025-07-15
Science:重啟大腦“免疫系統”!革命性療法為致命腦白質病帶來新生曙光
研究發現替換突變小膠質細胞可遏制 ALSP 進展,小鼠及人類試驗均顯示其能穩定神經功能,為小膠質細胞病提供新治療范式。
生物探索 - 小膠質細胞,ALSP - 2025-07-15
CAR-T 細胞療法后的長期認知障礙:機制、意義與研究新方向
Geraghty等人的研究為CAR T細胞療法后的長期神經不良反應提供了首個系統且深入的機制性解釋,明確了除急性炎癥反應外,持續存在的神經微環境性炎癥才是導致認知障礙的主因。
MedSci原創 - 神經毒性,CAR-T 細胞療法 - 2025-07-14
Nature Medicine:你的器官幾歲了?一管血揭示11個器官的“真實年齡”,大腦和免疫系統或是長壽的關鍵密鑰
研究構建 11 個器官 “年齡時鐘”,發現大腦和免疫系統年輕態與健康長壽強相關,多器官衰老增死亡風險,生活方式可影響器官年齡。
生物探索 - 生物學年齡,器官時鐘 - 2025-07-13
【協和醫學雜志】超聲造影診斷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1例
41 歲女性因左頸部硬結伴疼痛就診,檢查示左頸總動脈分叉處血管壁炎,考慮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經非甾體抗炎藥治療 7 個月,癥狀緩解,超聲隨訪示病變改善。
協和醫學雜志 - 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血管壁炎 - 2025-07-12
方案與建議|頭痛問診要領中國專家建議(2025版)
本建議涵蓋針對初診頭痛患者的9大問題,梳理繼發性頭痛的“紅旗征”,并提出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群的差異化問診策略,可作為頭痛臨床診療工作中的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頭痛,問診 - 2025-07-10
支架10年后再發心梗原因是什么?
66 歲男性有心肌梗死、腦梗死病史,現突發心前區不適,診斷為急性下壁側壁 ST 段抬高型心梗。造影示 LCX 閉塞,經球囊擴張、溶栓等治療,其未規律用藥及復查或為誘因。
DrKing道金醫學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脈介入 - 2025-07-10
地包天的人做麻醉,會遇到什么困難?
“地包天”(前牙反牙合)患者麻醉時,可能面臨面罩吸氧困難,但若排除舌體過大等情況,插管通常不難,需關注病因相關全身異常。
麻醉MedicalGroup - 氣道管理,地包天 - 2025-07-08
【綜述】細胞焦亡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進展
該文就SAH后細胞焦亡的發生機制?不同細胞焦亡的特點以及針對細胞焦亡的SAH治療策略進行簡要綜述,旨在為后續機制研究與臨床轉化提供理論依據?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蛛網膜下腔出血,細胞焦亡 - 2025-07-05
【千查萬別】肘關節輕觸診檢查
肘關節觸診需在患者放松體位下進行,醫師應先查局部皮膚等情況,再觸診肘窩、內外側及后方的骨性標志與軟組織結構,注意壓痛、腫脹等異常,以輔助診斷相關疾病。
疼痛康復研究 - 肘關節,觸診檢查 - 2025-07-05
罕見病例:在美國看肺結節--從2015年到2025年,糾結、多發、等待導致了淋巴結轉移
68 歲女性 2015 年發現肺結節,2023 年手術切除左下肺浸潤性腺癌(淋巴結轉移),術后靶向治療。2025 年右上肺磨玻璃結節變實性,考慮多原發肺癌,建議楔形切除。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多原發肺癌 - 2025-07-0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