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medicine:椎間盤退變治療新策略,隱丹參酮通過改善線粒體功能與細胞衰老,阻斷椎間盤退變進展
Cry通過調節STAT3/SIRT3信號軸,有效減輕了乳酸誘導的NPCs損傷,改善了IVDD癥狀。
MedSci原創 - 腰椎間盤退變,隱丹參酮 - 2025-07-31
黃芩為何能預防早期流產?Phytomedicine研究揭示其通過抑制 HIF-1α、促進ER表達的核心機制
黃芩對LPS誘導的ESA具有保護作用,其潛在機制與促進ER表達和抑制HIF-1α信號通路相關。
MedSci原創 - 黃芩 - 2025-07-31
3個月寶寶面色蒼白、哭聲低弱,以為是缺鐵,實際是罕見病!她的身體從一出生就注定不‘造血’…
3 個月大的小諾被確診為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DBA),這是一種罕見遺傳性骨髓衰竭病,以紅系造血不足為特征,可伴先天畸形與腫瘤易感性,需個體化治療。
MedSci原創 - DBA,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 2025-07-30
病例分享:這個結節密度很淡,為何我仍認為可以考慮手術?怎樣的微浸潤性腺癌是手術的最佳時機?
67 歲患者右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隨訪 7 年,密度略增,考慮微浸潤性腺癌,行楔形切除術后恢復好。提示外周可楔形切除的此類結節或為手術佳機。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微浸潤性腺癌 - 2025-07-30
Adv Sci:河北醫科大學趙連梅/單保恩研究發現索拉非尼通過上調TRIM21抑制食管鱗癌生長
該研究發現TRIM21是一種新型的E3泛素連接酶,可靶向ID1在賴氨酸91位點進行K11連接的泛素化。
iNature - ESCC,Trim21 - 2025-07-30
Nature:腸道“第六感”:你的腸道菌群如何悄悄告訴你“別吃了”?
研究發現人體存在 “神經生物傳感” 這一全新感覺,結腸中的 PYY 腸內分泌細胞可通過 TLR5 識別細菌鞭毛蛋白,經迷走神經快速向大腦傳遞信號以抑制進食,為理解食欲調控及代謝疾病提供新視角。
生物探索 - 腸-腦軸,神經生物傳感 - 2025-07-30
綜述|癡呆患者跌倒風險及預測模型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老年期癡呆患者有更高的跌倒風險,可能與患者視空間受損、執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較差的營養狀態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關,跌倒直接影響患者預后、增加社會醫療負擔,亟須重視。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癡呆,認知障礙 - 2025-07-29
帶你了解藥物靶點:B7-H3
B7-H3 是重要免疫靶點,在腫瘤中高表達,參與免疫抑制及腫瘤進展,其靶向療法(單抗、ADC、CAR-T 等)展現良好前景,正處臨床測試階段。
小藥說藥 - 靶向療法,B7-H3 - 2025-07-29
超60%肝細胞癌可預防!柳葉刀發文:從流行趨勢到精準干預策略新藍圖
全球HCC負擔的有效控制需多維度聯動,政府政策引導、醫療系統優化、公眾教育普及及患者賦能共同發力。
MedSci原創 - 2025-07-29
患者視角下不同抑郁藥的療效及依從性
研究顯示抗抑郁藥患者滿意度與副作用相關,安非他酮滿意度最高;中國患者停藥多因擔心副作用等,需關注患者體驗提升依從性。
精神醫學新觀點 - 抑郁癥,抗抑郁藥 - 2025-07-29
Nat Commun:南開大學陳盛泉/劉健團隊提出細胞畫像數據三重效應校正框架cpDistiller
研究提出 cpDistiller 框架,結合預訓練分割模型與半監督生成模型,校正細胞畫像數據三重效應,保留表型異質性,助力基因功能解析與藥物發現。
測序中國 - 細胞畫像,三重效應校正 - 2025-07-29
Phytomedicine:大麻二酚對骨肉瘤的抗腫瘤效應
本研究旨在系統地探討 CBD 對骨肉瘤的抗腫瘤效果,并闡明其在骨肉瘤中的分子作用靶點和機制,特別是針對 TNF-α/NF-κB/CCL5 信號軸的作用,以評估 CBD 作為骨肉瘤治療候選藥物的潛力。
MedSci原創 - 骨肉瘤,大麻二酚 - 2025-07-28
【麻案精析】肝切除術后患者腹直肌鞘導管鎮痛,局麻藥全身毒性經脂肪乳劑治療后并發危重癥
2025年7月,BMJ Case Rep刊發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麻醉與圍手術期醫學科的病例,展示脂肪乳劑治療的潛在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加重了患者的復雜危重癥。
古麻今醉網 - 肝切除術,脂肪乳劑 - 2025-07-28
兒童體檢發現肝酶高要高度重視,可能為這種遺傳病
3 歲兒童陽陽因肝酶異常就診,經銅藍蛋白降低、尿銅稍高及基因檢測發現 ATP7B 變異,確診肝豆狀核變性,提示兒童肝酶異常需警惕該病。
兒科學界 - 肝豆狀核變性,肝酶異常 - 2025-07-28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