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病毒也怕“內耗”?研究揭秘噬菌體的“護娃”新策略:反克洛諾斯效應
噬菌體通過表達 Zip 蛋白等機制封鎖細菌受體,避免后代重感染同類宿主(反克洛諾斯效應),依賴宿主群體感應調控,是廣泛存在的生存策略。
生物探索 - 噬菌體,反克洛諾斯效應 - 2025-07-20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移民及代際因素對南亞裔克羅恩病患者疾病行為的顯著影響
盡管遺傳背景相似,但因環境暴露,尤其早期生活階段的變化,導致第二代移民患者發病更早且表現為炎癥性非破壞性病變。
MedSci原創 - 克羅恩病 - 2025-07-19
Science:百年進化之謎終結?一個理論統一性別、物種與生命禁區
研究提出統一理論,解釋物種雜交后代(尤其異配性別)不育 / 夭折因性染色體劑量補償的調控系統跨物種失調,關聯霍爾丹法則與大 X 效應。
生物探索 - 物種形成,雜交不育 - 2025-07-14
【綜述】缺血性卒中后應激顆粒動態相變機制及其對神經元的影響
筆者對IS后應激顆粒的動態相變機制及其對神經元的具體影響進行了綜述,以期為揭示IS發病機制,探尋潛在治療靶點提供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缺血性卒中,應激顆粒動態 - 2025-07-12
Nature:脂肪的“記憶”與“遺忘”:研究揭示減肥逆轉衰老的細胞奧秘
《Nature》研究揭示,減肥不僅是脂肪縮小,更是脂肪組織的深度重塑:清除衰老細胞、逆轉免疫紊亂,雖難消巨噬細胞 “促炎記憶”,仍是高效抗衰老手段。
生物探索 - 減肥,脂肪組織 - 2025-07-12
Nature: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后,生命科學的下一個宏偉藍圖:繪制人體億萬細胞的“突變天書”
《Nature》研究揭示人體是基因有差異的細胞構成的嵌合體,體細胞突變普遍存在,隨年齡累積,與疾病和衰老相關。
生物探索 - 體細胞突變,體細胞嵌合 - 2025-07-11
《柳葉刀》子刊中國超800萬家庭數據:父母體重超標,對后代影響多大?
研究顯示父母孕前 BMI 異常(過輕、超重、肥胖)增加后代不良出生結局風險,父親 BMI 有獨立影響,雙方健康體重關鍵。
醫學新視點 - BMI,不良出生結局 - 2025-07-11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孕前至孕期營養干預可減少嬰兒快速體重增長及體脂積累
本研究針對孕前及孕期補充肌醇、益生菌及多微量營養素對嬰幼兒體成分進行長達兩年的縱向隨訪,發現盡管干預組嬰兒的平均脂肪比例并無顯著下降,但快速體重增長的發生率明顯減少。
MedSci原創 - 體重增長,營養干預,體脂積累 - 2025-07-07
Nature Genetics:化療之后,我們健康的血細胞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Nature Genetics》研究揭示,化療可致造血干祖細胞(HSPCs)突變激增,不同藥物致突變模式各異,還會重塑血細胞克隆結構,增加繼發性腫瘤風險,為優化化療方案和長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據。
生物探索 - 化療,造血干祖細胞 - 2025-07-04
【論腫道麻】Nature Review Cancer 超越遺傳學:腫瘤微環境驅動癌癥
作者著重闡述某些致癌基因如何引發干細胞與其環境的雙向溝通障礙,這種障礙非遺傳地重新布局下游事件,傾向于組織形態發生過程。
古麻今醉網 - 癌癥,腫瘤微環境 - 2025-07-03
Nature:癌細胞的“魔鬼交易”:從神經元“竊取”能量工廠,開啟致命遠征
《Nature》研究發現,神經元可通過隧道納米管向癌細胞轉移線粒體,增強其能量代謝、干性及抗應激能力,促進癌癥轉移,尤其在腦轉移灶中富集。該發現為阻斷癌癥轉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癌癥轉移,線粒體轉移 - 2025-06-29
【協和醫學雜志】中國60~79歲老年人跌倒風險現狀與相關因素分析:基于2024年全國橫斷面監測數據
本研究旨在彌補現有證據的不足,推動老年人跌倒風險管理從“被動救治”向“主動預防”轉型,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戰略目標的實現。
協和醫學雜志 - 跌倒,老年人 - 2025-06-28
抗苗勒管激素誘導多囊卵巢綜合征樣小鼠表型
本研究采用AMH對21日齡C57BL/6雌性小鼠進行干預,進而探討更為理想的生殖內分泌異常的PCOS造模方法,便于對AMH在PCOS中的病理作用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生殖醫學論壇 - 多囊卵巢綜合征,抗苗勒管激素 - 2025-06-26
Nature:母親的體重,竟能“編程”下一代的肝臟?研究揭開脂肪肝的“隔代詛咒”
《Nature》研究發現,孕期肥胖母親可通過 HIF1α 編程子代肝臟庫普弗細胞,使其代謝重編程并分泌載脂蛋白,致后代成年后易患脂肪肝,與后天飲食無關。
生物探索 - 脂肪肝,孕期肥胖 - 2025-06-2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