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移民及代际因素对南亚裔克罗恩病患者疾病行为的显著影响
2025-07-19 熊佳仪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尽管遗传背景相似,但因环境暴露,尤其早期生活阶段的变化,导致第二代移民患者发病更早且表现为炎症性非破坏性病变。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全球分布过去以欧美人群为主,传统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欧洲血统的人群。然而,随着全球迁移浪潮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亚洲尤其是南亚地区CD发病率迅速攀升,且南亚移民后代在欧美国家CD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一代或原居地同质人群,提示环境和代际暴露起着关键作用。当前关于南亚人群CD的临床特点、免疫状态及环境影响的资料有限,且对移民效应及世代差异研究更为缺乏。
近期,发表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旨在比较原居地与移民南亚患者,及其与白人对照组在临床表现(包括疾病行为和病变位置)、抗微生物抗体谱和生活环境因素上的异同,从而厘清环境与遗传的综合作用,为临床管理及预防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五个中心的参与者,包括美国三个医疗机构(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埃默里大学、罗格斯大学医学院)和亚洲两个中心(印度全印医学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纳入条件为确诊的克罗恩病患者,自报南亚血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并根据移民身份分为原居地组、第一代移民组及第二代及以上移民组。美国出生的白人克罗恩病患者作为对照。详细收集了患者的临床特征、疾病行为(依据蒙特利尔分类)、治疗史、生活方式、早期环境暴露及文化适应水平(采用Suinn-Lew亚洲适应量表)。实验室检测方面,利用ELISA技术对血清中的抗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抗体(ASCA)、抗-CBir1、抗-OmpC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进行了检测,用于反映肠道菌群相关免疫反应。统计分析采用多变量回归,调整年龄、病程、性别、疾病位置等潜在混杂因素,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
1,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数据显示,南亚患者群体存在明显男性优势,尤其相较于美国白人群体(图1)。第二代移民的发病年龄显著提前,约17.7岁,远低于第一代及原居地患者。同时,南亚患者的吸烟率明显低于白人患者。
2,疾病行为及分布
- 第二代移民患者更倾向于炎症性B1行为(无狭窄、无穿孔),比第一代和原居地患者更明显(多变量调整后的OR=3.48,95% CI: 1.4-8.6)。
- 原居地患者狭窄型(B2)表型比例最高(53%),移民患者显著降低。
- 肛周病变在移民患者中盛行(37%第一代、33%第二代),显著高于原居地组(7%)和白人患者(20%)。
- 移民组的生物制剂使用率及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原居地患者,接近白人患者水平。
图1:南亚裔(原居地、移民)与美国白人CD患者疾病行为对比
3,抗微生物抗体谱
- 移民组CD患者中,抗-CBir1阳性比例最高(49%),其次为抗-OmpC(19%),ASCA阳性较低(13%),呈现与西方人群不同的抗体谱。
- 原居地南亚患者则ASCA阳性率较高(约39-45%),与移民组形成对比。
- 抗菌抗体阳性与疾病复杂性(狭窄或穿孔)相关,提示抗菌抗体是疾病严重度的生物标志,。
- 早期环境暴露(如剖宫产、儿童期烟草暴露)与抗菌抗体阳性相关,但移民群体中此联系较弱。
图2:南亚裔CD患者抗微生物抗体阳性率分布特点
4,环境与生活方式
- 南亚患者无论移民与否,吸烟率均较低。
- 原居地患者更可能在儿童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及暴露于二手烟。
- 饮食习惯显著差异,移民患者的饮食更西化;且文化适应程度与疾病表现相关。
- 饮酒、乳制品摄入等生活方式因素在不同亚组表现不同,可能对疾病发生及进展产生影响。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研究系统、国际多中心地揭示了南亚裔克罗恩病患者因移民及代际身份差异所致临床和免疫学表现的多维异质性。结果显示,尽管遗传背景相似,但因环境暴露,尤其早期生活阶段的变化,导致第二代移民患者发病更早且表现为炎症性非破坏性病变;而原居地患者则更多表现为狭窄型疾病。多代移民中肛周病变的增加,提示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复杂。独特的抗-微生物抗体谱差异进一步支持免疫-微生物相互作用在不同人群间的不均一性。环境因素如吸烟和饮食虽经典,但其风险作用在不同族群表现不一,强调研究需要考虑种族、地域及文化多样性。研究提醒临床医生在多民族背景下应关注移民世代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此外,针对南亚及其移民群体的未来研究应强化纵向设计,量化早期环境作用,结合基因组和微生物组数据,为精准医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原始出处
Ibrahim MK, Cohen R, Chhibba T, Kumar M, Lau H, McGovern D, Bajpai M, Kochar B, Brant SR, Lee J, Ahuja V, Kugathasan S, Xavier R, Ananthakrishnan AN.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of Native and Immigrant South Asian Crohn’s Disease.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5 Jun 6. doi:10.1016/j.cgh.2025.06.02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克罗恩病#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