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2-02
最近發表了《子宮內膜癌分子檢測:SGO臨床實踐聲明》,分別介紹了臨床相關分子檢測技術、TCGA/ProMisE分型、TCGA分型之外的分子分型和生物標志物、已批準和未批準的靶向藥等5個方面的內容。
2023-01-20
通過文獻閱讀、證據提取和歸類,從注射前準備、注射中規范、注射后處置3個方面總結出12條證據。結論:該研究總結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的最佳證據,可為護理人員開展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2022-08-15
細菌耐藥性問題逐漸成為臨床治療和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挑戰。本文結合美國、歐洲及我國的藥敏試驗相關標準,對目前臨床主要細菌耐藥表型的分子機制、檢測方法及結果解讀進行介紹。了解臨床重要細菌耐藥表型的分子機
2015-10-13
2014 年,Sacher 發表文章指出在患者出現EGFR 耐藥后,考慮疾病進展特點以及是否參與靶向治療臨床試驗的步驟方法:①是否是具有臨床意義的進展?如有進展為惰性和無癥狀性進展,可以繼續使用TKI,并且監測療效失敗的臨床證據;②進展是否為局限性?如果是腦部病灶或者局限性的臨床表現的進展可以繼續使用TKI 聯合姑息性放療;③是否可進行再活檢?可考慮進行再活檢明確耐藥機制,如細胞類型的轉換或者T7

2024-10-14
為進一步規范影像型超聲診斷設備醫療器械的管理,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組織制訂了《影像型超聲診斷設備(第三類)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現予發布。
2024-09-24
本文主要為臨床醫生在要求axSpA成像時提供全面指導,旨在為疑似/已知中軸型脊柱關節炎(axSpA)的影像學要求的臨床信息建立專家共識建議。
2024-06-25
本共識旨在為從事該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相關人員提供統計學設計參考,以保證臨床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及規范性。

2024-01-04
巨細胞動脈炎(GCA)和Takayasu大動脈炎(TAK)是最常見的原發性大血管血管炎(LVV)。動脈活檢(TAB)和傳統血管造影術幾十年來一直被認為是診斷GCA和TAK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