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仁心胸】術前氧儲備指數與術后肺部并發癥的關系:一項前瞻性觀察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身麻醉誘導前預給氧階段 ORi 的升高是否與 PPCs 的發生相關。
古麻今醉網 - 單肺通氣,血氣分析 - 2025-07-23
千萬級中國人體檢數據解讀 2024:肺結節檢出率超六成
本報告通過低劑量螺旋CT檢查發現肺結節。同時,以肺部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Lu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LU-RADS)來對發現的肺結節進行分類診斷。
美年健康研究院 - 肺結節 - 2025-07-15
誰動了我的血氧飽和度?
27 天新生兒肛瘺手術全麻后取右側臥位致血氧下降,改截石位后恢復,因新生兒胸壁軟、肺順應性低,體位改變影響肺血流和通氣,致氧合降低。
麻醉MedicalGroup - 血氧飽和度,全身麻醉 - 2025-06-24
專家論壇|齊海宇:風濕性疾病肝臟受累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針對以下風濕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癥、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系統性血管炎、特發性炎性肌病、成人Still病、IgG4相關疾病等肝臟受累表現及臨床診治思路綜述如下。
臨床肝膽病雜志 - 風濕性疾病,肝臟受累 - 2025-06-11
病例分享:長達13年的隨訪展示了肺癌從無到有并發展到浸潤的全過程,揭示了磨玻璃結節風險增高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分享 1 例隨訪 13 年的多發磨玻璃肺癌病例,顯示磨玻璃肺癌可新發或進展,主病灶從純磨發展為浸潤性腺癌,強調隨訪中血管異常增粗及實性成分是干預關鍵,避免過度切除。
葉建明說結節 - 多發結節,磨玻璃肺癌 - 2025-05-27
多系統萎縮伴神經原性直立性低血壓多學科協作康復一例
本文報道1例MSA伴nOH患者的多學科協作康復治療案例,旨在為此類患者的臨床診治提供參考和借鑒。
協和醫學雜志 - 多系統萎縮,神經原性直立性低血壓 - 2025-05-23
起病急、傳染快、高熱難退的 “毒王”,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腺病毒是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易引發重癥肺炎,北方冬春、南方春夏高發。其感染潛伏期 2-21 天,通過飛沫等傳播,重癥需早期識別,目前無特效藥,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預防需注意衛生與隔離。
MedSci原創 - 腺病毒,重癥識別 - 2025-05-20
誤診分析:我的誤診反思,這個我覺得更偏向考慮良性的結節何以竟然是浸潤性癌?
67 歲女性肺結節患者,醫生根據影像認為傾向炎癥建議隨訪或手術,術后病理為浸潤性粘液腺癌。反思發現應重視輪廓清楚特征,對邊緣不純結節宜更積極干預,兩次影像差異或與掃描條件有關。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浸潤性癌 - 2025-05-08
脊柱的“守衛者”:豎脊肌
豎脊肌是橫跨背部的肌群,由最長肌、髂肋肌和棘肌組成,可使軀干伸展、側彎等 。因日常脊柱非中立位等原因易受損,出現活動受限等癥狀,可通過松解、按摩、拉伸等方式治療。
疼痛康復研究 - 豎脊肌,解剖功能 - 2025-04-21
BMC Pediatrics:我國學者揭示心臟手術患兒采用單肺通氣對術后肺不張和肺部并發癥的影響
OLV應用于接受CPB的右外側開胸心臟手術患兒時,可降低術后肺不張發生率,但作為有創操作,其風險-收益或成本-收益仍需進一步評估,為后續臨床實踐和研究指明了方向。
MedSci原創 - 心臟手術,先天性心臟病,肺部并發癥 - 2025-04-09
“睡覺把手舉過頭頂”,為什么能一覺到天亮?
“投降式睡姿” 看似隨意卻與睡眠關聯密切,其因本能生理調節、肌肉骨骼適應及心理神經因素被選擇,有優化呼吸等益處,但也存肩頸健康風險,文章從多方面剖析并給出科學調整及推薦睡姿建議。
疼痛康復研究 - 睡眠,投降式睡姿 - 2025-04-06
問診分析:二胎寶媽因備孕懷孕未重視查出的肺結節,再查已是4年后,結果會如何?
生育期婦女肺結節若風險低本可定期復查,備孕時決策困難。以 35 歲女性為例,其肺結節增大,考慮腫瘤但風險低。AI 及作者分別給出不同風險結節在備孕時的決策建議,關鍵基于病灶風險評估來權衡。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生育期婦女 - 2025-03-21
問診分析:醫生說“肺結節考慮是早期肺癌遲早得手術,遲做不如早做”,是這樣嗎?
臨床上肺結節診療觀念或需修正,以 39 歲女性肺磨玻璃結節為例,雖考慮腫瘤但風險不大,不建議近期手術,闡述磨玻璃肺癌特點及推遲手術意義,包括效果、減少次數等方面。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磨玻璃結節 - 2025-03-13
【尋筋探穴】上肢前向筋膜線和手太陰肺經的碰撞
筋膜學中上肢前向筋膜線與中醫手太陰肺經有相似處。介紹上肢前向筋膜線相關肌肉解剖、功能等,闡述手太陰肺經循行及主治,對比筋膜點與腧穴,體現醫學目標本質相同。
疼痛康復研究 - 上肢前向筋膜線,手太陰肺經 - 2025-03-05
診斷指南 | 發熱伴五大癥候群如何鑒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王凌航教授做“發熱伴五大癥候群鑒別診斷思路”學術分享,肝膽相照平臺特將精華內容整理成文,以供臨床參考。
肝膽相照平臺 - 發熱,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胃腸道癥候群 - 2025-03-03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6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