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血氧饱和度?
2025-06-24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27 天新生儿肛瘘手术全麻后取右侧卧位致血氧下降,改截石位后恢复,因新生儿胸壁软、肺顺应性低,体位改变影响肺血流和通气,致氧合降低。
老一辈的麻醉科医生常说一句话:“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讲的就是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时刻进行密切监护的重要性。这个引起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小”手术,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足月顺产,出生27天新生儿,因肛瘘需在全身麻醉下行肛瘘切除术。这对于我们专科医院来说,不是什么大的挑战,毕竟比起刚出生的新生儿,27天的宝宝在生理生有了一些改变,更能耐受手术与麻醉的应激。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调整麻醉机数据,输液泵输液,垫好肩垫,七氟烷吸入诱导后气管插管。
插管过程也非常顺利,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固定导管位置后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压控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应外科医生的手术要求,给患儿取右侧卧位,固定体位后,再次查看导管深度无改变,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且对称。正当我信心满满的准备通知外科医生洗手上台的时候,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声音逐渐变得低钝。
出于职业敏感,我马上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血氧饱和度的数字还在继续往下降,98%,97%,96%,95%......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凑过去观察患儿的嘴唇及皮肤颜色,小脸蛋红彤彤的,嘴唇颜色红润,没有缺氧的表现啊!再次查看导管深度,没有改变,听诊双肺发现左肺有痰鸣音,充分吸引后痰鸣音消失了。
可血氧饱和度还是在92%-94%之间。难道是监护仪感应不灵敏?立即换来新生儿专用的血氧仪连接,数字无差别啊。左右手对比,相差也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改手控模式后,增加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数字开始往上升,几次手控呼吸后血氧饱和度就升到100%。在血氧饱和度前后变化的众多相关因素中,只有体位发生了改变,难道是体位的影响?与外科医生协商后,改手术体位为截石位。果不其然,血氧饱和度就一直维持在100%了。
为什么体位改变后会引起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呢?原来,当新生儿在全身麻醉下,由仰卧位转为右侧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右肺血流显著增加,新生儿胸壁柔软,肺顺应性低,通气增加幅度可能小于血流,导致V/Q比值降低,形成低V/Q区域;而左肺处于高位,血流因为重力作用减少,胸腔内压力较高,膈肌活动受限,通气减少,但减少幅度可能小于血流,V/Q比值增高,导致高V/Q区域。而这种分流和死腔效应可能导致氧和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由此可见,每一台麻醉都不是千篇一律,每一次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情况也不会一成不变,不管大小手术,麻醉医生都时刻都应以专业为盾,以责任为甲,为患者保驾护航,筑起安全的屏障。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血氧饱和度# #全身麻醉#
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