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化療對正常血細胞長期影響:增加突變負荷和促進克隆結構早衰
研究發現化療會增加正常血細胞突變負荷,致克隆結構早衰,突變特征與藥物相關,為減輕不良反應提供方向。
兒童腫瘤前沿 - 化療,突變負荷 - 2025-07-25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研究進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多系統自身免疫病,異質性強。現有治療含傳統藥物及生物制劑,新策略聚焦免疫調節等,聯合用藥與精準治療成趨勢。
小藥說藥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 - 2025-07-22
專訪丨陳魯原教授:從美國Widaplik到中國降壓0號,復方制劑如何改寫高血壓治療格局?
喬治醫藥公司(George Medicines)近日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Widaplik用于治療高血壓,包括作為初始治療以降低血壓。
梅斯醫學 - 2025-07-09
Nature Genetics:化療之后,我們健康的血細胞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Nature Genetics》研究揭示,化療可致造血干祖細胞(HSPCs)突變激增,不同藥物致突變模式各異,還會重塑血細胞克隆結構,增加繼發性腫瘤風險,為優化化療方案和長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據。
生物探索 - 化療,造血干祖細胞 - 2025-07-04
病例分享:肺癌合并冠心病需支架植入,此后多久可手術?如何橋接?
肺癌患者術前常合并冠心病,本例患者先接受冠脈支架植入,1 個月后行肺癌手術,圍手術期停用口服抗凝藥,以低分子肝素橋接,手術順利,術后病理顯示浸潤性腺癌。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癌,圍手術期 - 2025-07-04
魚、肉、蛋、奶,對他們來說,是“毒藥”!這對年輕夫妻差點害了親生娃!
小果果患苯丙酮尿癥(PKU),因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食用普通蛋白質會致苯丙氨酸堆積傷害大腦。癥狀有發育遲緩、鼠尿味等,需早用低苯丙氨酸飲食及藥物治療。
MedSci原創 - 苯丙酮尿癥,先天性代謝病 - 2025-06-29
ADC與點擊化學
2022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 “點擊化學” 通過高效、精準的分子合成技術,賦能抗體偶聯藥物(ADC)研發,實現精準靶向、超強穩定性及多元化應用,推動 ADC 向 “精準型” 跨越。
小藥說藥 - ADC,點擊化學 - 2025-06-15
【CII】中腫在新診斷早期預后不良和晚期cHL中對比PD-1+AVD和ABVD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展了一項真實世界回顧性分析,以提供關于抗 PD-1-AVD 與 ABVD 在早期預后不良和晚期 cHL 一線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特征的全面數據,旨在為臨床實踐提供證據。
聊聊血液 -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2025-06-15
恩他卡朋雙多巴在早期帕金森病的臨床應用專家指導意見
為幫助臨床醫生更全面地評估其潛在臨床獲益和風險,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編撰了本指導意見,旨在規范和合理用藥。
實用老年醫學 - 恩他卡朋雙多巴 - 2025-05-27
一文盤點那些藥源性肌張力障礙(DID)
藥物性肌張力障礙是常見的錐體外系副作用,多由抗精神病藥、甲氧氯普胺等藥物引發,表現為急性肌肉異常收縮。文中分析其病理機制、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強調及時停藥與抗膽堿能藥物干預的重要性。
神經科學論壇 - 抗精神病藥,藥源性肌張力障礙 - 2025-05-24
詳解ADC:從payload、linker到抗體偶聯技術
抗體偶聯藥物(ADC)由三部分構成,本文介紹其有效載荷(如微管破壞藥、DNA 損傷藥)、連接子類型及生物偶聯技術的研究進展,展現該領域突破與發展前景。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有效載荷 - 2025-05-16
匯聚頂尖專家,2025神經科學論壇開啟神經科學診療新格局
神經系統是人類形成獨特生活方式和情感互動的關鍵因素,可以說神經系統造就了人類的本質。為了維護這一本質,建立完整的神經系統疾病生態圈至關重要。
網絡 - 2025-05-14
北京同仁醫院王亮教授等闡述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的診斷、治療和預后
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PVRL)罕見,易誤診,診斷依賴多種手段。治療方案未統一,局部、全身治療各有利弊,新興靶向治療有潛力。CNS 受累預后差,未來需更多研究明確最佳策略。
聊聊血液 - 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 - 2025-05-10
JAMA Neurology:急性血壓降低與腦出血后MRI缺血性病變風險的關系
ICHADAPT-2試驗顯示,急性期強化降壓(SBP<140 mmHg)與標準降壓(SBP<180 mmHg)相比,DWI病變發生率無顯著差異(31% vs 38%),病變數量和體積亦無統計學差異。
MedSci原創 - 腦出血,血壓管理,缺血性病變,擴散加權成像 - 2025-04-2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9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