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告別“單兵作戰”!SPIDR技術開啟“聯合作戰”新紀元,一次實驗看清數十種RNA調控蛋白的“社交網絡”
SPIDR 技術可同時繪制多種 RNA 結合蛋白與 RNA 的相互作用,揭示了 LARP1 抑制翻譯及細胞應激調控機制,推動 RNA 生物學研究。
生物探索 - 翻譯調控,SPIDR - 2025-07-29
【麻案精析】肝切除術后患者腹直肌鞘導管鎮痛,局麻藥全身毒性經脂肪乳劑治療后并發危重癥
2025年7月,BMJ Case Rep刊發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麻醉與圍手術期醫學科的病例,展示脂肪乳劑治療的潛在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加重了患者的復雜危重癥。
古麻今醉網 - 肝切除術,脂肪乳劑 - 2025-07-28
【Nat Cancer】綜述:髓系腫瘤和實體瘤的克隆性造血
《Nature Cancer》近日發表綜述,闡述了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中驅動CH的分子學機制,回顧了用于阻斷CH的策略,并考察了它們對實體瘤靶向治療(包括免疫刺激療法)的影響。
聊聊血液 - 髓系腫瘤,克隆性造血 - 2025-07-28
5分鐘就能“斬首”人類精子,這種藏在貓砂中的寄生蟲可能已感染全球一半人口
近日,一項發表于《歐洲生化聯合會會刊》的新研究引起了醫學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在人群中的普及率相當高,全球感染率估計在30%至50%,甚至在部分
MedSci原創 - 弓形蟲,弓形蟲感染 - 2025-07-22
Endoscopy:人工智能助力胃腸鏡精準分級胃腸上皮化生,加速胃癌風險分層新時代
本項研究深具臨床應用前景,在胃腸腫瘤早期診斷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MedSci原創 - 胃鏡,胃癌風險分層 - 2025-07-22
Nature Methods:從泊肅葉到庫埃特:一場流體力學革命,引爆DNA測序成本與速度雙重突破
研究通過 “卷對卷” 流體技術革新 DNA 測序,以庫埃特流替代傳統泊肅葉流,大幅提升速度、降低成本,數據質量優異。
生物探索 - DNA測序,二代測序 - 2025-07-18
【論著】液體衰減反轉恢復血管高信號征聯合臨床指標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預后的預測價值研究
本研究擬進一步探討FVH與AIS患者靜脈溶栓預后的相關性,并評估FVH聯合臨床指標模型對AIS患者靜脈溶栓預后的預測價值,以期為AIS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 - 2025-07-12
胎兒生物學參數超聲參考值專家共識—— 小腦橫徑、小腦延髓池前后徑
本研究根據國內外重要指南和相關文獻,在循證醫學基礎上結合專家建議,形成胎兒TCD 及CM 前后徑超聲正常參考值推薦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超聲雜志 - 胎兒生物學參數 - 2025-07-10
鉛暴露與神經系統損害 | WHO管理指南
鉛暴露來源廣泛,可經攝入和吸入進入人體,對多器官造成損害,尤其影響兒童神經發育。診斷基于血鉛濃度等,治療包括螯合療法等,需結合暴露控制與營養支持。
神經科學論壇 - 鉛暴露,鉛中毒 - 2025-07-10
Chinese Medicine:我國學者揭示片仔癀治療膽汁淤積的膽汁酸代謝調節機制
本研究采用多組學聯合策略,首次從膽汁酸亞組分、代謝酶表達及腸道微生態三個維度系統解讀了片仔癀治療膽汁淤積的整體調控機制,開拓了中藥治療肝病的精準代謝網絡解析途徑。
MedSci原創 - 膽汁淤積,片仔癀,膽汁酸代謝物 - 2025-07-06
BMC Pediatrics:危重癥患兒床旁超聲評估視神經鞘直徑助力顱內高壓的早期診斷與動態監測
研究建立了4.3毫米的ONSD臨界值,結合CT評估,具備較高特異性(83.6%)和良好敏感性(59.9%),幫助識別顱內高壓患兒,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MedSci原創 - 顱內高壓,床旁超聲,視神經鞘直徑 - 2025-07-02
白癜風診療破局:光療聯合茶多酚抗氧化劑成新方向
白癜風患者接受光療時可能面臨“雙刃劍”效應——光療雖是白癜風主流療法,卻暗藏風險:光熱效應在刺激黑素細胞活性的同時,也會誘導活性氧(ROS)生成。如果不加以干預,可能會加劇皮膚損傷,導致紅斑、水皰等。
網絡 - 2025-07-02
【論著】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方案對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筆者擬通過回顧性分析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患者的病歷資料,探討術中靜脈應用替羅非班和術前負荷量雙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方案對該類患者的臨床療效?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LVIS支架,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 - 2025-06-28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