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Commun Signal:T細胞在頭頸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與機制解析
系統闡述了T細胞介導的抗頭頸腫瘤免疫反應及其具體機制,特別強調細胞毒性T細胞(CTL)和輔助性T細胞(Th)的作用。深入分析了頭頸癌微環境中調節性T細胞(Treg)對腫瘤免疫逃逸的促進機制及其臨床意義
MedSci原創 - T細胞,頭頸腫瘤 - 2025-07-29
2025-2026 AAP兒童流感的預防與控制建議:政策聲明
本文更新了美國兒科學會(AAP)關于在2025-2026年流感季節使用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預防和治療兒童流感的建議。AAP建議所有無醫學禁忌證的兒童從6月齡開始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Pediatrics - 流感 - 2025-07-29
超60%肝細胞癌可預防!柳葉刀發文:從流行趨勢到精準干預策略新藍圖
全球HCC負擔的有效控制需多維度聯動,政府政策引導、醫療系統優化、公眾教育普及及患者賦能共同發力。
MedSci原創 - 2025-07-29
Circulation:心臟再生新突破!PHF7 單因子療法改善心梗小鼠心功能,多組學揭示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本研究帶來了心臟再生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首次證明了一個單一的表觀遺傳因子PHF7在心肌梗死修復中發揮實質性治療作用。
MedSci原創 - 心肌梗死,PHF7 - 2025-07-29
Adv Sci:中山大學夏建川等人研究揭示了EBV相關上皮癌中腫瘤相關中性粒細胞免疫抑制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在EBV相關上皮癌中,中性粒細胞的浸潤與含有顆粒酶B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s)的浸潤呈負相關。
iNature - 中性粒細胞,EBV相關上皮癌 - 2025-07-29
慢乙肝治愈 | 長效干擾素怎么用才能提高治愈率?
為便于更多HBV感染者順利達到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關于臨床治愈目標而成功登頂停藥,本文就治愈方案中常用的主打藥物長效干擾素(PEGIFN)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加以介紹。
肝膽相照平臺 - HBV,長效干擾素 - 2025-07-28
Adv Sci:廈門大學何偉等團隊研究發現RVLu@ICG構建結直腸癌精準治療新平臺
該研究介紹了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熒光納米探針RVLu@ICG,該探針在第二近紅外(NIR-II)范圍內發射。
iNature - 結直腸癌 - 2025-07-28
T細胞受體療法的進展與挑戰
T 細胞受體(TCR)可靶向細胞內腫瘤抗原,相關療法如 ImmTAC、TRuCs、TCR-T 等已取得進展,獲批藥物 tebentafusp 展現潛力,但仍面臨靶點有限、毒性等挑戰。
小藥說藥 - 腫瘤免疫治療,T細胞受體 - 2025-07-27
JAMA Intern Med:安全性揭秘!低劑量日用大麻二酚也能引起肝功能異常!
即便是相較處方藥低劑量的CBD,也可能引發潛在的肝酶升高和肝毒性風險,尤其是在女性中風險或更高,這與已有藥物性肝損傷文獻一致。
MedSci原創 - 肝功能,大麻二酚(CBD) - 2025-07-27
論著|青少年單、雙相抑郁障礙患者外周血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
本研究探討青少年MDD和BD抑郁發作患者的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為闡明炎癥假說在MDD和BD的發病機制提供依據。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青少年,雙相障礙 - 2025-07-27
飲食對ICI腫瘤治療反應的影響
飲食可影響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療效,生酮、蛋白質限制、高纖維飲食及維生素 C、B6 或增強療效,維生素 A、D 作用存爭議,需進一步研究。
小藥說藥 - 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2025-07-27
【指南與共識】|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本專家組基于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化療相關腹瀉的定義、發病機制、分類、評估、診斷、干預和預防進行充分的評估與討論,最終形成《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中國癌癥雜志 - 化療,腹瀉 - 2025-07-27
疑難探究 | 家族性面神經麻痹(FFNP)
家族性面神經麻痹(FFNP)具家族聚集性,發病與解剖、遺傳、免疫因素相關,診斷依賴臨床與家族史,治療同散發性但易復發,需加強研究。
神經科學論壇 - 遺傳因素,家族性面神經麻痹 - 2025-07-26
CAR-T治療AML的挑戰及解決策略
CAR-T 療法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面臨抗原逃逸、腫瘤微環境抑制等挑戰,雙靶點設計、基因編輯等策略或可改善療效與安全性。
聊聊血液 - 急性髓系白血病,抗原逃逸 - 2025-07-26
膿毒癥中的皮質類固醇:明確之處與模糊之點
皮質類固醇是常用抗炎藥,在膿毒癥治療中具爭議,可降低休克及死亡率,縮短住院時間,但部分療效與長期影響待明確。
重癥醫學 - 膿毒癥,皮質類固醇 - 2025-07-2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