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中南大學楊明華等團隊揭示了將脂質和葡萄糖代謝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凋亡抵抗聯系起來的代謝通路
該研究發現鞘磷脂(SM)升高是ALL的一個關鍵代謝改變,并通過CASP3(胱天蛋白酶3)乳酰化作用促進細胞凋亡抵抗。
iNature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ASP3 - 2025-07-26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重癥管理的新進展
《Blood Reviews》近日發表綜述,探討了血液學領域重癥監護的演變情況,強調該領域的獨特并發癥、管理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注:本文重點關注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
聊聊血液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2025-07-22
Cell:酸性組織微環境可能是慢性炎癥的重要肇事者
炎癥,是人體對抗外來病原體和損傷的重要“防線”,它能夠有效維護機體健康,并清除潛在的威脅。然而,炎癥反應如果失控,便可能演變成組織損傷、慢性疾病甚至癌癥,成為醫學研究的焦點。許
MedSci原創 - 炎癥,微環境,酸性微環境 - 2025-07-22
Chinese Medicine:多組學與機器學習揭示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的“基因-蛋白-代謝物”網絡
研究深刻揭示了氣虛血瘀證在現代醫學分子水平上的體現,推動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精準醫學的有效融合。
MedSci原創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 - 2025-07-21
JACC-BTS述評 | 編輯述評賈恩志教授團隊PGAM5-ANGPTL3研究:巨噬細胞“脂炎軸”揭示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
目前對于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在巨噬細胞中的調控機制,特別是其與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PGAM5)的相互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 - 2025-07-21
PBC診療,是坦途還是迷局?如何打破療效天花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作“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診斷與治療——有時容易,有時難”學術分享,肝膽相照平臺特將精華內容整理成文,供臨床醫生參考。
肝膽相照平臺 -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 2025-07-14
BMC Pediatrics:兒童痙攣性腦癱的血漿代謝組學分析揭示能量代謝和氨基酸代謝異常
本研究系統性揭示痙攣性腦癱兒童血漿代謝組學特征,突出能量代謝和氨基酸合成等多個代謝通路的異常,這與腦癱患者長期存在的運動障礙、肌肉代謝變化,以及營養不良密切相關。
MedSci原創 - 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兒童痙攣型腦癱 - 2025-07-12
【綜述】缺血性卒中后應激顆粒動態相變機制及其對神經元的影響
筆者對IS后應激顆粒的動態相變機制及其對神經元的具體影響進行了綜述,以期為揭示IS發病機制,探尋潛在治療靶點提供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缺血性卒中,應激顆粒動態 - 2025-07-12
中國青年學者一作兼通訊!最新Nature,短肽,解聚Tau纖維!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提供新方法!
本文揭示了D-肽解聚tau纖維的獨特機制。D-TLKIVWX肽通過自身形成mock-amyloid纖維,并在與AD-tau共組裝時產生應變。
BioMed科技 - 阿爾茨海默病,D-肽解聚tau纖維 - 2025-07-11
Science:免疫系統的“變形金剛”:一個會“倒立”的酶,如何幫我們抵御病毒入侵?
研究發現,病毒入侵時,內質網酶 GGCX 通過拓撲倒置進入細胞質,對 MAVS 蛋白進行羧化修飾,調控其在干擾素防御與細胞凋亡間切換,維生素 K 是關鍵輔助因子,為抗病毒機制提供新視角。
生物探索 - 抗病毒免疫,GGCX - 2025-07-10
【綜述】細胞焦亡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進展
該文就SAH后細胞焦亡的發生機制?不同細胞焦亡的特點以及針對細胞焦亡的SAH治療策略進行簡要綜述,旨在為后續機制研究與臨床轉化提供理論依據?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蛛網膜下腔出血,細胞焦亡 - 2025-07-05
論著|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甲基化水平與氯胺酮治療難治性抑郁障礙療效的關系
本研究基于一項針對重復氯胺酮注射治療TRD患者的臨床隊列研究,檢測并分析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和表達量,探討患者治療前的基線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對重復靜脈注射氯胺酮抗抑郁療效的預測作用。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重性抑郁障礙,難治性抑郁 - 2025-06-20
J Ethnopharmacol:鹿茸肽調節NLRP3炎癥性焦亡和Nrf2/HO-1/NQO1信號通路以改善骨關節炎
研究鹿茸肽(CNCPs)在木瓜蛋白酶誘導的OA體內模型中的延遲作用,探討其改善OA的潛在作用機制,并闡明有效物質的結構。
MedSci原創 - 鹿茸,NLRP3炎性焦亡;Nrf2/HO-1/NQO1通路,骨關節炎;肽類 - 2025-06-17
Cell:顛覆認知!糞菌移植竟可能“重編程”你的腸道?一場錯誤的“移民”引發的健康風暴
腸道菌群移植若忽視小腸與大腸的生態差異,將大腸菌群移入小腸會引發 “微生物錯配”,導致厭氧菌在小腸定植,重編程腸道組織基因表達,引發代謝與免疫紊亂。研究表明區域特異性或全譜系菌群移植更具潛力。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移植,微生物錯配 - 2025-06-15
CSCO和NCCN及ASCO指南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肝毒性管理的比較
由于當前指南在對于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以肝硬化為主要表現的肝毒性的認知上存在不足,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指南需不斷更新和完善。
醫藥導報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2025-06-1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