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APSB 重慶醫科大學胡文全、中科大段亞君等課題組合作揭示代謝和心血管疾病調控的新靶點和新藥物
研究闡明 ACSS2 - 鐵代謝軸保護酒精性肝損傷,及新型 AMPK 激動劑抗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為相關疾病提供新靶點和藥物方向。
論道心血管 - 代謝紊亂,ACSS2 - 2025-07-10
Circulation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張浩、陳會文團隊創新先天性心臟病區域化診治中國模式,破解醫療資源不均衡難題
我國先心病患兒診治困境突出,ASSIST 項目通過頂級醫院與地方醫院合作,提升資源匱乏地區診療水平,降低術后死亡率與治療延誤,長期駐點模式效果更優。
論道心血管 - 先天性心臟病,ASSIST項目 - 2025-07-05
震撼!畢井泉、于文明等醫藥領域大老虎相繼落馬!院士候選人落馬!西北頂級醫院院長王琛落馬,曾獲中國醫師獎!連日來醫療界震動不斷
自2023年上半年起,我國醫藥行業掀起了新一輪反腐風暴。根據公開通報,2024年至少有超過350名醫藥衛生系統干部被查,其中不乏院士、廳官、三甲醫院書記院長等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在通報中,&ldquo
MedSci原創 - 2025-06-27
Cardiovasc Res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發現胎球蛋白A增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反應性的機制
該研究表明,NAFLD患者血漿中胎球蛋白A明顯升高,通過作用于血小板TLR-4受體增加血小板反應性。
論道心血管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小板反應性 - 2025-06-24
Circ Res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淼團隊研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自發心梗小鼠模型:冠心病轉化醫學與藥物研究突破!
該論文報道了一種新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該模型具有人冠心病典型特征和自發心梗,并揭示高血脂、高血壓雙重風險因素對于冠脈血管損傷的強烈協同效應,進一步證明了人冠脈血管存在類似易損特點。
論道心血管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自發心梗 - 2025-06-11
哈爾濱醫科大學藺聰聰/甘春麗團隊聯合四川大學高會樂團隊《JCR》:智能肽納米組裝體協同增強鐵死亡,破解紫杉醇耐藥困局
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藥難題,研究開發肽基納米組裝體 PTX@CPG,可靶向遞送藥物及光敏劑,經 MMP-2 響應釋放并產生活性氧,協同激活鐵死亡,下調 P-gp,有效克服耐藥,具良好安全性。
BioMed科技 - 鐵死亡,紫杉醇耐藥 - 2025-06-09
浙大傅國勝/黃翯/趙靜《ACS Nano》:可噴涂微環境響應型水凝膠涂層重塑內皮屏障穩態,破解介入后再狹窄難題
浙江大學團隊開發 ROS 響應型水凝膠涂層(OA@G-NO/B-EC),適配超聲噴涂,可精準釋放抗氧化劑與 NO,修復內皮屏障、抑制炎癥,動物實驗顯示減少血管再狹窄,具轉化潛力。
BioMed科技 - 藥物涂層球囊,內皮屏障修復 - 2025-06-05
STTT:陸軍軍醫大學李濤/劉良明/毛慶祥/佘漢團隊揭示線粒體內嵴結構紊亂是急性缺血缺氧血管功能障礙的關鍵機制
本研究揭示了缺血缺氧后Arg1是驅動線粒體內嵴重塑的關鍵分子,進一步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泛凋亡和血管功能障礙,為危重癥重要器官功能保護提供了全新思路和靶點。
iNature - 血管功能障礙,急性缺血缺氧 - 2025-05-31
田艷濤教授《胃,你好嗎?》科普著作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2024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田艷濤教授領銜的“《胃,你好嗎》建立消化系統腫瘤科普新范式”項目脫穎而出,斬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成為本年度唯一獲此殊
MedSci原創 - 科普,醫學科普,科普知識 - 2025-05-24
復旦大學張捷團隊《自然·通訊》:大腦結構不對稱性的發育如何影響青少年認知與精神健康?
復旦大學團隊對超 1.1 萬名 10-14 歲青少年研究發現,青春期大腦結構不對稱性持續發育,與認知、精神健康相關,受遺傳、胼胝體完整性及圍產期環境調控。
BioMed科技 - 大腦不對稱性,青少年發育 - 2025-05-23
中山大學滕偉教授《Biomaterials》: “Up-down”金屬多酚納米粒-解鎖納米基因牙周治療的未來
中山大學團隊開發新型金屬 - 多酚納米粒 miR126@CuxO NPs,結合抗菌與基因遞送功能,通過氧空位增強類酶活性清除病原體,遞送 miR126 抑制炎癥并促進骨再生,為牙周炎治療提供新策略。
BioMed科技 - 牙周炎,金屬-多酚納米粒 - 2025-05-22
Adv Sci 同濟大學魏毅東教授團隊發現MCPIP1通過調節巨噬細胞極化和心脾通訊保護心肌梗死后心臟功能
該研究旨在探討MCPIP1?(單核細胞趨化蛋白誘導蛋白1)在心肌梗死后對巨噬細胞極化的調節作用及其對心脾通訊的影響。
論道心血管 - 心肌梗死,MCPIP1 - 2025-05-21
Adv Sci 上海交通大學何奔/沈玲紅教授團隊揭示血管平滑肌細胞CCDC80在主動脈夾層中的保護作用及機制
本研究揭示了CCDC80基因缺乏可以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而加速主動脈夾層進展的作用及機制,為AD的防治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
論道心血管 - 主動脈夾層,CCDC80 - 2025-05-0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