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札記】玻中偈:一例顯微鏡下的裂痕的感想
病理切片出現裂隙、細胞打滾等問題,與人員操作、設備、材料、方法及環境相關,規范操作(如修邊、控溫等)可解決,保障診斷準確性。
衡道病理 - 病理切片,裂隙 - 2025-07-24
當爹難,命也短?Nature子刊:不育男性死亡風險高26%;精液質量最好的男性,平均壽命多2.7年;欠佳者死亡風險狂飆70%!
生活得做一些簡單的改變
MedSci原創 - 代謝綜合征,少精癥,精液指標 - 2025-07-18
Nature: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后,生命科學的下一個宏偉藍圖:繪制人體億萬細胞的“突變天書”
《Nature》研究揭示人體是基因有差異的細胞構成的嵌合體,體細胞突變普遍存在,隨年齡累積,與疾病和衰老相關。
生物探索 - 體細胞突變,體細胞嵌合 - 2025-07-11
氣道閉合和肺塌陷對急性肺損傷吸入一氧化氮作用的影響:實驗研究
在雙側肺損傷的動物模型中,相對于AOP的PEEP水平顯著影響iNO對肺部血流動力學和通氣/灌注匹配的效果,且獨立于氧合水平。
中國呼吸治療 -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 - 2025-06-05
支修益教授:打破腫瘤早篩誤區,開啟健康“破局之路”
肺癌的早期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升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的重中之重,而公眾對肺癌篩查認知水平的提升以及基層醫療機構肺癌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的提升更是至關重要。
醫悅匯 - 肺癌 - 2025-06-01
首例“雙降解”植入!3歲雙缺損先心患兒一站式修復:經胸植入全降解VSD+可降解ASD同步治療
本次手術的成功不僅體現了河南省兒童醫院心臟中心在復雜情況下的先心病介入治療領域的技術實力,也展現了國產可降解封堵器在兒童先心病治療中的卓越應用價值,為未來高質量、低負擔的心臟缺損修復提供了新方案。
DrKing道金醫學 -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 - 2025-05-10
Nature Methods:scNET,細胞版"人際關系管理":精準醫療邁入基因社交調控時代
《Nature Methods》的scNET技術融合單細胞RNA測序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解決單細胞數據 “虛假零值” 問題,大幅提升基因功能解碼、細胞分群及通路分析的精準度,為疾病診療帶來變革。
生物探索 - 單細胞測序,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 - 2025-03-19
日本常用的漢方300首方劑、十大日本漢方
漢方可謂是一門以人體的治療反應為基礎的系統化醫學。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這門經驗醫學約在5~6世紀傳入日本。漢方根據日本的水土和氣候條件以及日本人的體質,獨自發展起來,演變成為日本的傳統醫學。17世紀左右,
MedSci原創 - 漢方醫學,日本漢方 - 2025-01-22
對話大咖 | 國際肺癌關注月:支修益教授表示將推行多項舉措以推動肺癌早篩與肺結節的規范診療
本文將帶您了解支修益教授如何通過多渠道科普,推動肺癌篩查工作,以及如何科學、規范地對待肺結節,幫助廣大群眾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和過度治療,在肺癌防治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醫悅匯 - 肺癌,肺結節 - 2024-11-30
Cell Stem Cell 北京大學王凱團隊建立iPSC衍生血管畸形新模型,助力AI驅動的藥物篩選
北大團隊合作開發高效靜脈內皮細胞分化方案,用含突變的 iPSC 衍生 iVEC 復現靜脈畸形病理特征,用 AI 和 Drug - seq 發現博舒替尼可改善表型,為研究和治療提供可能。
論道心血管 - 靜脈畸形,靜脈內皮細胞 - 2024-11-26
2024年第四屆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大會 | 季維智院士:復雜疾病靈長類模型及致病機制與治療研究
來自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研究院的季維智院士對“復雜疾病靈長類模型及致病機制與治療研究”進行了深度分享,本文梳理重點內容,以分享各位同道。
MedSci原創 - 復雜疾病靈長類模型 - 2024-09-29
放療醫生評估放療計劃中國專家共識
本共識凝練了51項核心放療計劃評估要點,并結合這些要點對國內多家醫療機構的327名高級職稱的放療醫生和放射物理師進行調查問卷,建立了相應的推薦意見。?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 放療計劃 - 2024-04-25
【專家述評】| 2023年中國乳腺癌重要臨床研究成果及最新進展
本文對2023年中國乳腺癌領域的重要臨床研究進行回顧,總結關鍵結果,以期為未來的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中國癌癥雜志 - 乳腺癌,臨床研究,臨床試驗,研究進展 - 2024-03-23
未來十年,醫美并發癥修復會成為主流嗎?
這篇文章,是我站在一個經營醫美診所的,日常有在接觸患者的醫美從業者的角度,對并發癥這個話題的一些感想。
肉毒毒素btxa - 醫美,并發癥 - 2024-03-2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2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