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是“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卻突然開始走路摔跤、大小便失禁……男孩確診一種可致癱瘓失明的罕見病!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是罕見遺傳代謝病,X 連鎖隱性遺傳為主,累及腦、腎上腺等,需結合 VLCFA、MRI 及基因檢測診斷,治療手段有限。
MedSci原創 -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遺傳模式 - 2025-07-16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學GPT”顛覆肺癌診斷,讓三周等待縮短為44分鐘?
EAGLE 模型可快速從肺腺癌病理切片中檢測 EGFR 突變,泛化能力強,優化診斷流程,減少檢測需求,具臨床轉化價值。
生物探索 - 肺腺癌,EAGLE模型 - 2025-07-16
細胞因子在癌癥免疫治療中的當前發展趨勢
細胞因子作為抗癌免疫療法已發展 40 年,IL-2、IL-12 等經基因治療、融合蛋白等技術改造,雖面臨毒性等挑戰,仍成新前沿。
小藥說藥 - 癌癥免疫治療,細胞因子 - 2025-06-30
【病例報告】孤立性雙側穹窿柱梗死一例
筆者報道1例因右側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直接壓迫前交通動脈?胼胝體下動脈導致雙側穹窿柱孤立性梗死患者,國內外均尚未見報道?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孤立性雙側穹窿柱梗死 - 2025-06-28
【衡道丨文獻】NUT癌和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腫瘤的臨床病理特點
NUT 癌與胸部 SMARCA4-UT 是兩種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前者含 NUTM1 重排,后者 SMARCA4 缺失,二者臨床病理及分子遺傳學特點不同,免疫組化有助診斷。
衡道病理 - NUT癌,SMARCA4-UT - 2025-06-20
一文盤點那些藥源性肌張力障礙(DID)
藥物性肌張力障礙是常見的錐體外系副作用,多由抗精神病藥、甲氧氯普胺等藥物引發,表現為急性肌肉異常收縮。文中分析其病理機制、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強調及時停藥與抗膽堿能藥物干預的重要性。
神經科學論壇 - 抗精神病藥,藥源性肌張力障礙 - 2025-05-24
肺癌術后8年出現的氣促乏力,心臟康復后能否恢復?
67歲女性肺癌術后8年復診,因氣促乏力行心臟康復。評估示運動耐量及肺功能中度下降,經36次MIIT運動、呼吸訓練等康復治療后,癥狀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肺通氣功能由中度限制型轉為輕度。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心臟康復,肺癌術后 - 2025-05-20
Science:突破性進展!揭示氯胺酮長效抗抑郁效應的關鍵“開關”
本研究通過小分子抑制劑 BCI 抑制 DUSP6 增強 ERK 活性,可使氯胺酮誘導的突觸可塑性增強并延長抗抑郁效應至 8 周,揭示 ERK 通路對維持療效的關鍵作用,為長效抗抑郁療法提供新方向。
生物探索 - 抑郁癥,氯胺酮 - 2025-05-16
病例分享 | 回盲部顆粒細胞瘤一例
49 歲男性因腹痛腹瀉就診,腸鏡發現回盲部病變,病理診斷為顆粒細胞瘤。該腫瘤起源于施萬細胞,良性居多,以完整切除為主,預后較好,需隨訪防復發。
上海阿克曼病理 - 免疫組化,顆粒細胞瘤 - 2025-05-15
北京同仁醫院王亮教授等闡述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的診斷、治療和預后
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PVRL)罕見,易誤診,診斷依賴多種手段。治療方案未統一,局部、全身治療各有利弊,新興靶向治療有潛力。CNS 受累預后差,未來需更多研究明確最佳策略。
聊聊血液 - 原發性玻璃體視網膜淋巴瘤 - 2025-05-10
AI開啟TAVR手術新視野:精準預知LBBB風險
TAVR 術后新發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常見且危害大。希臘研究表明,XGBoost 和 GPT-4 等 AI 技術可整合多維度數據精準預測 LBBB 風險,為臨床決策和患者預后改善提供支持。
我愛瓣膜 -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左束支傳導阻滯 - 2025-05-08
梅斯銳評:頸深部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治療嚴重阿爾茨海默癥——初步顯效,但仍需嚴謹求證
2012年,羅切斯特大學的Maiken Nedergaard團隊首次提出“類淋巴系統”概念,揭示腦脊液通過血管周圍間隙流動,清除β-淀粉樣蛋白(AAD的關鍵病理蛋白)
MedSci原創 - 阿爾茨海默癥,頸深部淋巴-靜脈吻合手術 - 2025-04-22
ICD(植入式除顫器)是怎么工作的?
ICD 用于心衰患者心臟性猝死預防,在治療中愈發重要。2024 年指南明確其一級、二級預防適應證,循證醫學證實其有效性,還介紹了與 CRT 協同關系、特殊人群選擇及技術發展。
心血管時間 - ICD,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 - 2025-04-20
病例報告|遺傳性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6型一家系病例報告
本文報告1家系SCA6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提高臨床診斷率。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臨床特征,遺傳性脊髓小腦共濟失調6型 - 2025-04-15
腦機接口:拓展人腦疆界的革命性技術與神經外科學的未來
腦機接口讓大腦與數字世界直連,按侵入性分類,有多種產品,在神經外科應用廣,也用于治神經系統疾病,面臨難題,與 AI 結合前景好。
協和醫學雜志 - 腦機接口,神經外科 - 2025-04-0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