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簡報中描述的技術是d-Nav。這是一款用于指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劑量的應用程序,其創新之處在于,胰島素劑量可以根據患者當前和歷史血糖水平每周計算和調整,無需醫療專業人員批準。

2024-03-20
盡管作為推薦基礎的許多證據的準確性正在提高,但總體上仍然很差,我們鼓勵在這一領域進行更多、質量更好的試驗,包括那些有關衛生經濟學分析的試驗。?

2023-12-29
本指南是《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糖尿病足感染診斷與治療指南(2019)》的更新。
這份共識文件展示了專家們對他們真實臨床環境中使用imeglimin治療的臨床經驗、臨床療效、安全性以及他們對更好地管理2型糖尿病的建議。
2022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發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體力活動共識聲明,本文是對2010年ACSM關于運動和2型糖尿病立場聲明的更新,文章簡要總結了當前證據,并擴展和更顯了之前的建議。
2019-03-15
中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發病風險因素為肥胖、遺傳、飲食和體力活動減少等,與其他國家地區類似,但妊娠合并糖尿病及青年糖尿病患病者日漸增多,且血糖控制更差。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風險顯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 倍。2013 年根據體質量指數( BMI)分層顯示,中國BMI < 25 kg /m2 者糖尿病患病率為7. 8%,BMI 為25 ~ < 30 kg /m2 者患病率為15. 4%
2017-10-23
2017年10月,韓國糖尿病協會(KDA)發布了關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聲明,該聲明建議內容涉及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的適應證和胰島素類型的選擇。
2016-05-30
中國T2MD 伴餐后血糖(PPG)升高的患者比例高。控制餐后高血糖對于HbA1C達標非常重要。為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一部分中國專家基于國內外臨床證據及臨床經驗, 制訂了《中國2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本共識概述了餐后高血糖的定義和危害, 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的關系, 餐后高血糖的管理策略, 以及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臨床意義。
2024-03-20
本文介紹2023年IWGDF對這些定義和標準的更新,并建議在臨床實踐和研究中一致使用,以利于世界各地不同學科人員針對糖尿病相關的足病的專業性交流。
2019-06-3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目前,國際上統一將DPN定義為“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出現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或體征。
2023-12-29
本指南是對2019年IWGDF發布的《糖尿病足潰瘍周圍動脈病變診斷、預后與管理指南》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