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簡稱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弓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感染性疾病不同個體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差異較大,病毒感染過程復雜乙肝,尤其是慢性乙肝,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乙肝的實驗室診斷主要為臨床免疫學檢測、臨床分子生物學檢測和臨床生物化學檢測。免疫學檢測包括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酶免疫技術以及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等;分子生物學方法包括熒光定量PCR法和基因測序法等;臨床生物化學檢測包括光譜分析
目前,胃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以病人為中心、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時代。外科手術仍然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療手段。除手術外,以放化療為主的其他治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而對于無法接受手術的病人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診療流程,同時也有利于引進新技術、新方法,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治療方式,從而提高
2016-10-27
2016年10月,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實現AHA/ACC指南的推薦飲食模式的科學聲明,2013年,AHA/ACC發布了管理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風險的指南,該科學聲明總結了相關的科學證據并為臨床工作者提供了膳食建議從而促使患者堅持AHA/ACC指南。
2016-03-29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第四版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的分類方案[1],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隨著流式細胞術、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對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的精確診斷、分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有力地促進了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的臨床治療和預后判斷。目前,形態學檢驗,包括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和骨髓活組織檢查是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檢驗必不可少的手段;幾乎所有的造血與淋巴組織

2024-09-30
本指南基于專家共識制定形成,旨在將“三師共管”診療模式標準化、規范化,為內分泌科醫師、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照護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規程,達到優化患者代謝指標、提高生活質量和防治并發癥的目的。
2020-09-16
2020年9月,囊性纖維化基金會(CFF)發布了囊性纖維化患者的姑息治療模式指南,全世界范圍內,囊性纖維化(CF)影響了超70000人及其家庭,雖然CF患者的預后正在止血改善,但其仍無法治愈。本文主要
2020-07-30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預防便尤為困難。輔助檢測手段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低,早診是世界性難題,現有的治療手段療效不滿意,且短期內難以突破,總的5 年生存率僅7.2%。面對胰腺癌的現狀,要加強基礎研究、探
2017-05-16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BSI)是臨床常見感染,會發展為膿毒癥甚至膿毒性休克,預后不佳CRBSI也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點對象,國際上感控工作最好的醫療機構,CRBSI發生率已經歸零。而臨床微生物學診斷是CRBSI診斷的關鍵,是CRBSI確診的決定性依據,制定科學完整的檢驗診斷報告模式,是提升檢驗醫學質量的必然趨勢為了保證CRBSI診斷的準確性,充分發揮檢驗醫學在CRBSI診斷、治療、控制中的作用,中
2017-05-16
目前,綜合國內外所提出的PBC診斷標準,主要基于以下3條:膽汁淤積酶的異常升高;血清AMA或AMA-M2抗體陽性;肝組織學支持PBC符合其中的2條即可以做出診斷但在臨床實踐中需要注意,對于可疑PBC在診斷之前,首先應該排除其他常見原因引起的肝臟疾病。而且,實驗室檢測結果可能出現的情況也并非都像標準中那樣簡單因此,需要對檢驗結果具體分析。
2014-10-20
由國家衛生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基金資助的“城鄉居民牙病綜合防治模式的推廣與應用研究”項目,是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衛生部)科教司的領導下,由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牽頭,聯合國內多所口腔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自2011年初開始,歷時3年,通過技術整合和基層試點,廣泛獲取經驗,現在已經順利結題。經過反復深入研討,項目專家組一致認為:“牙病綜合防治模式”是指在各級政府統籌領導與管理下、以齲病和牙
2022-06-28
本文比較了5個版本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煉出了每一版膳食指南堅持的健康理念,包括合理搭配、能量平衡與健康體重、三減以防止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等理念,基于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分析了平衡膳食模式的踐行。
2025-04-30
本共識涵蓋術前的相關準備、術中手術與麻醉的優化及術后疼痛管理、出院與隨訪等方面。為腹股溝疝日間手術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提供了科學依據,旨在提升臨床實踐效果,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經濟的治療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