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歐洲機器人結直腸外科學會(EARCS)發布了直腸癌標準化機器人全腸系膜切除術歐洲共識,文章提供了標準化機器人全腸系膜切除技術的培訓方案。
2016-03-01
由神經科醫師和放射科醫師組成的國際專家小組開發了標準化腦和脊髓MR檢查用以多發性硬化(MS)患者的診斷和隨訪指導,腦MR釓成像用于診斷MS,脊髓MR檢查用于疾病進展情況評估以及修改治療前的基線對照。本文的目的是更新MR檢查協議以及多發性硬化的診斷和監測指南。
2022-02-10
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位居我國出生缺陷首位,活產兒中先心病的發病率達到1%,是嬰幼兒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來我國先心病診療取得巨大進步,大部分患兒可通過擇期介入或手術治療治愈,病死率呈現持續下降。
2014-05-08
美國發布臨床試驗未納入或不典型患者ICD使用共識聲明繼《Heart Rhythm》雜志發布四份心律失常相關的專家共識聲明后,該雜志又在線發表《HRS/ACC/AHA關于在臨床試驗未納入或不典型患者中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使用的共識聲明》,同時在線發表于《Circulation》雜志。該共識主要關注以下可能獲益于ICD治療的人群:(1)非心肌梗死導致的肌鈣蛋白水平變化;(2)心肌梗死后40天
鑒于吉卡昔替尼在我國的臨床應用經驗尚不豐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白血病專家委員會討論制定了吉卡昔替尼治療骨髓纖維化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旨在為我國臨床醫師提供用藥參考。
2025-01-26
本共識的內容包括基層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共存的背景和理念、診斷標準、管理流程、機構職責與團隊建設、質量控制和持續改進等,旨在為我國基層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共存醫防融合規范化管理提供參考。

肝纖維化指的是炎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后肝臟出現的疤痕樣變化。評估肝纖維化對于預測慢性肝病(CLD)的預后和治療CLD至關重要。本文主要針對評估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的非侵入性檢測提供時間建議。

2024-06-10
本專家共識在循證醫學原則指導下,參考了《中國重癥肌無力診斷和治療指南(2020版)》等相關文獻制定,充分體現出中西醫結合在重癥肌無力治療中的獨特優勢,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06-05
解讀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認為該方主治疾病之病機為“脾胃虛衰而元氣不足,氣火失調而升降失常”,發病以脾胃為本,常累及心、肝,甚則波及肺、腎,五臟相繼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