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世界范圍內,膀胱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9位,男性惡性腫瘤的第7位(9.5/10萬),女性為10位以后(2.410/10萬);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第13位,男性死亡
2019年日本泌尿外科協會(JUA)膀胱癌管理指南更新,指南主要更新內容如下:1.介紹了新的參考評估系統;2.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風險分級的改進;3.可視化技術臨床問題補充;4.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微創手
2019-10-30
正常輸尿管膀胱連接部具有活瓣樣功能,只允許尿液自輸尿管流入膀胱,阻止尿液反流。如果活瓣樣功能受損,尿液逆流入輸尿管和腎,這種現象稱膀胱輸尿管反流( vesicoureteral reflux,VUR) 。VUR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系活瓣機能先天性發育不全,后者繼發于下尿路梗阻,如后尿道瓣膜癥、神經源性膀胱等。 VUR臨床表現和預后差異大,部分VUR 無癥狀,可自愈,不造成腎瘢痕形成; 部分
2019年2月,美國東部創傷外科學會(EAST)發布了鈍性膀胱損傷的管理指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鈍性膀胱損傷的臨床評估和管理提供循證指導建議。全文共提出了4個PICO問題。
2018-12-13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惡性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范圍內膀胱癌發病情況:發病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第11位,其中男性發病率為9.0/10萬,位列男性惡性腫瘤的第7位;女性為 2.2/10萬,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腫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別為3.2/10萬0.9/10萬,死亡率位列男性惡性腫瘤第9位。
2022-02-05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75%的患者初診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目前推薦的標準治療方式是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但術后復發率高。近年國內外專家推行“整塊切除&rdq
2021年4月,英國泌尿外科醫師學會(BAUS)發布了輸尿管和膀胱損傷的管理共識。輸尿管和膀胱損傷臨床并不常見,本文主要針對輸尿管和膀胱損傷的管理提出相關共識建議。
2021年,加拿大泌尿外科協會(CUA)發布了兒童膀胱功能障礙的治療指南,膀胱和腸道功能障礙(BBD)是一種小兒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腸功能障礙的治療是整體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視。本文主要目的是確
2019-11-30
北美兒童橫紋肌肉瘤協作組( IRS)及歐洲國際兒童腫瘤學會( SIOP)經過多年研究,不斷改良橫紋肌肉瘤(RMS)綜合治療方案,使得橫紋肌肉瘤的治療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我國,由于各地區間醫療水平差異較大,且部分RMS患兒就診較晚,因此RMS的總體生存情況較國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為了提高我國小兒泌尿外科醫師對于本病的認識,同時規范對于膀胱/前列腺RMS的綜合治療,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泌尿學組在綜
2015-07-30
膀胱內灌注治療是膀胱癌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可作為術后的輔助治療或單獨治療方式,膀胱內灌注治療的療效好、不良反應小、操作簡單、易于掌握。但是對如何讓進行標準的灌注操作,目前國內尚無明確的操作規范。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膀胱癌聯盟的專家為規范國內膀胱癌膀胱內灌注治療的操作流程,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及職能,經反復討論,特制定本操作規范。本操作規范是對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的補充和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