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12
解讀和對比2018–2022年全球和中國的胃癌發病與死亡的流行病學數據,分析我國的胃癌疾病負擔。
2024-06-17
晚期胃癌是抗腫瘤新藥研發的熱點領域,伴隨新藥研發進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偶聯藥物等新藥的使用,對臨床試驗設計和終點選擇帶來了挑戰,現有指導原則尚不能涵蓋。
食管胃癌(食管癌或胃癌)患者的總生存率因疾病分期而異,大約36-50%的食管胃癌患者在最初表現時伴有(同步)遠處轉移性疾病。本文主要針對寡轉移性食管胃癌的定義、診斷和治療提供實踐指導。
2024-01-25
PPG淋巴結清掃范圍有限導致預后的不確定性,所以未廣泛應用,前哨淋巴結引導手術可能為病人提供更個性化、微創的手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胃功能。

2022-08-25
本文結合2021年5版以及2022年1版《胃癌臨床實踐指南》,對胃癌診療的現狀和發展進行回顧分析和展望。

2024-06-01
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晚期胃癌腹膜轉移采用腹腔內化療或腹腔熱灌注化療的熱點問題,該指南較為詳細地闡述了治療適應證、綜合治療模式、療效評估等內容。
2024-03-21
本共識旨在進一步提高胃癌臨床一線醫師對局部進展期胃癌圍手術 期免疫治療應用的認知,提高我國胃癌診斷與治療水平。
2023-06-01
2023年2月15日,由65位歐洲醫學專家共同發布了第一版《食管胃癌寡轉移的定義、診斷和治療:歐洲Delphi共識研究》。本文將對該共識進行解讀,為我國臨床醫務人員診治食管胃癌寡轉移提供新思路。
2020年10月,日本消化器內視鏡學會(JGES)聯合日本胃癌學會(JGCA)共同發布了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第2版,該指南是對2015年發布的第一版指南的更新。指南主要內容涉及早期
2020-02-23
吲哚菁綠(ICG)近紅外光成像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外科導航技術在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前哨淋巴結清掃定位方面取得了較為肯定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ICG熒光成像技術在腹腔鏡設備上成功運用,學者們發現ICG近紅外光成像具有更好的組織穿透性,在可見光下能夠比其他染料更好地識別肥厚脂肪組織內的淋巴結,使ICG熒光成像引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成為一個新的探索方向。另外,ICG在重建器官以及胃腸吻合口血運
2023-12-26
該共識的結果為創建和驗證旨在改善 MITG 臨床結果和標準化手術質量的手術質量評估工具提供了一個平臺。

來自美國胃腸內窺鏡學會(ASGE)的這份臨床實踐指南提供了關于內窺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在早期食道癌和胃癌治療中的作用的循證總結和建議。它還附有一份副標題為“證據的方法論和審查&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