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骨骼發育不良管理聯盟(SDMC)發布了骨骼發育不良患者產前評估和分娩指南,提供了最低限度的治療標準,以減少圍產期并發癥風險,并改善骨骼發育不良孕婦妊娠的結局。
這些實踐指南提供了關于全身麻醉期間和之后神經肌肉監測和神經肌肉阻滯劑拮抗作用管理的循證建議。 該指南主要關注監測的類型和部位以及拮抗神經肌肉阻滯以減少殘余神經肌肉阻滯的過程。

2024-12-30
本指南重點闡述肝移植相關肌少癥診斷評估、臨床防治等內容,并科學規范地提出系列推薦意見,旨在優化我國肝移植圍手術期乃至中長期健康管理。
本文提供了全麻期間和之后神經肌肉監測和神經肌肉阻斷劑拮抗管理的循證建議。該指南主要關注監測的類型和部位,以及拮抗神經肌肉阻滯以減少殘余神經肌肉阻滯的過程。
近期的數據顯示,神經肌肉阻滯管理不當的發生率很高,殘留阻滯以及肌松劑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很高。本文主要針對神經肌肉阻滯的圍術期管理提出綜合循證建議。
2013-11-10
更新了《2009 肌肉松弛藥合理應用的專家共識》(點擊查看)隨著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藥應用明顯增多,隨著臨床應用肌松藥的種類增加和經驗積累,有必要對《肌肉松弛藥合理應用的專家共識(2009)》進行修訂,以指導更合理和安全地應用肌松藥。一、使用肌松藥的目的1. 消除聲帶活動順利完成氣管內插管。2. 滿足各類手術或診斷、治療對肌松的要求。3. 減弱或終止某些骨骼肌痙攣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強直。4. 消

2024-02-09
采用歐洲心臟學會證據分級和推薦強度標準,制訂了老年肌肉減少癥的臨床診斷與營養干預指南,針對不同類型、發病機制、疾病嚴重程度等特征做出營養治療方案推薦,為臨床診療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提供參考依據。
2022-02-09
肌肉減少癥是一種以進行性、廣泛性的骨骼肌含量減少和功能減退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由于腫瘤患者的高分解代謝和低合成代謝狀態,因此,肌肉減少癥的發生率較高。與惡性腫瘤相關的肌肉減少癥,稱為腫瘤相關性肌肉減少
2020年8月,澳大利亞臨床腫瘤學會(COSA)發布了癌癥相關營養不良和肌肉萎縮的管理聲明。主要建議內容涉及癌癥相關營養不良和肌肉萎縮的識別,評估,治療和多學科團隊在管理中的作用。
2019-09-05
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占兒童腫瘤的6.5%左右。其臨床表現多樣,異質性強,預后與腫瘤原發部位、大小、壓迫及侵犯周圍組織、器官程度以及病理類型有關。原發部位以頭頸部及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其次為四肢、軀干等其余部位。RMS 對化療、放療敏感,但單一治療效果差,需要腫瘤內、外科、放療等多學科聯合的綜合治療。兒童橫紋肌肉瘤研究(美國)協作組(In
2022年4月,國際軟組織肉瘤協會(INSTRuCT)發布了腦膜旁橫紋肌肉瘤的局部控制指南。本文主要針對腦膜旁橫紋肌肉瘤的局部治療提供更新的循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