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18
本文主要討論了間歇性補充維生素D與每日補充維生素D的利弊,特別是對患有骨質疏松癥或有骨質疏松癥風險的成年人。
2016年10月,美國國家骨質疏松癥基金會(NOF)和美國預防心臟病協會(ASPC)聯合發布了關于鈣(聯合不聯合維生素D)補充對一般健康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的指南,文章只建議要鈣總攝入量不超過美國國家科學院規定的最大可耐受劑量,即每日2000-2500mg,飲食補鈣和藥物補鈣皆應被認為對心血管系統是安全的。

文主要針對使用CYP2D6、CYP2C19和CYP2B6基因型結果來指導處方這些抗抑郁藥提供指導建議。
該指南更新2015年CPIC的CYP2D6和CYP2C19基因型和SSRI劑量指南,總結了CYP2D6、CYP2C19、CYP2B6、SLC6A4 和HTR2A基因型對抗抑郁藥劑量、療效和耐受性影響。
2018-12-06
肺炎是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臺灣肺炎治療指南建議的主要內容包括肺炎的流行病學以及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醫院獲得性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醫療相關肺炎和兒童肺炎的抗生素治療建議。
2023-01-20
為規范碳青霉烯類耐藥革蘭陰性菌聯合藥敏試驗及報告,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耐藥防控專委會、CHINET 中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和上海市細菌真菌耐藥監測網組織專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討論,撰寫了專家共識并對聯合藥
2023-01-17
本文主要介紹新型β-內酰胺酶抑制劑復方制劑臨床前研究方法。臨床前研究階段的β-內酰胺酶抑制劑復方制劑研究包括體外研究和體內研究兩部分,前者主要為體外藥效學研究和體外藥動學/藥效學(pharmacoki
2022年10月,荷蘭抗生素政策工作組(SWAB)發布了癌癥患者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診斷和治療建議。本文主要針對因化療導致的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建議。
2023-02-01
多黏菌素B是治療廣泛耐藥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因劑量限制性腎毒性及低劑量可能出現治療失敗和耐藥性,臨床上迫切需要通過治療藥物監測(TDM)優化其使用。多黏菌素
2021-03-20
糖尿病足為糖尿病的一個常見慢性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住院、截肢(趾)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需要多學科合作才能達到保肢、促愈的目的。《多學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專家共識(2020版)》非常及時,結合我國國情,
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種酸性糖蛋白,90%以上EPO由腎臟皮質間質細胞產生,少量于肝臟等器官組織合成。EPO是紅細胞生成的主要調節激素,與EPO受體結合,促進紅
為幫助臨床醫生深入了解rHuEPO-β 的特點, 優化糾正貧血過程中 rHuEPO 的選擇, 指導和規范臨床應用, 我們參考國內外文獻,結合已發表的相關指南和共識, 經過多次專家會議討論,